首页 > 文章生态文明生态总论 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1999年6月9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江泽民在讲到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巨大成就和伟大意义时指出,我们进行的规模空前的扶贫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如果不能逐步消除贫困,一个国家就难以长期保持社会稳定;没有稳定,根本谈不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的贫困县,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十分紧要。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我们加强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维护边疆安定的重要基础。
江泽民在讲到确保实现八七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时说,现有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后两年,每年要力争解决10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难度是很大的。扶贫开发已进入最艰难的攻坚阶段。不论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任务有多么艰巨,全党全国都要同心协力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强调,全党同志都要从坚持党的宗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都要把解决最后这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地完成好。
江泽民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必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一切进步的东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否则我们就难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取得更大发展。但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具有需求潜力十分巨大的国内市场。这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实现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并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必将有力地促进开拓国内市场,把潜在的市场需求变为现实的市场需求,大大增加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活力。
江泽民强调要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他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项任务以后,扶贫开发仍然不能放松。下个世纪继续开展扶贫开发,要首先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扶贫成果,使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向小康迈进,同时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这项工作,必须同我们对下个世纪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结合起来,同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结合起来。
江泽民说,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能设想采用平均主义的办法可以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发达地区运用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特殊措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西部地区幅员广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我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多在中西部地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对于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央将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扶持的力度,优先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项目。东部发达地区要继续帮扶西部贫困地区,以改变贫困地
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把东西扶贫协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