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生态文明生态总论 赵启正:完成自身三个转变,开发浦东兴上海

赵启正:完成自身三个转变,开发浦东兴上海

 

凤凰卫视3月18日《风云对话》节目播出“赵启正:完成自身三个转变 开发浦东兴上海”,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赵启正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仅要“出口成章”,还要“出口出思想”。而他对自己更加严格的要求,才使得这位老本行是“核物理”的技术型人才。在当今被冠以“中国公关外交第一人”的美誉。

从1975至1982年赵启正用了八年的时间从刚进厂的一名普通技术员打拼为副厂长。41岁的时候赵启正当选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批高级工程师。

阮次山:这个完全是科技的领域。第一天踏入政坛的时候,您第一个工作,您那个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赵启正:您在问非常重要的问题。原来我是学物理的,我们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说一个导弹飞出去、一个卫星围绕者转。小的说呢,一个中子打到铀原子上去了,叫做“相互作用”。那么现在面对的是人,物质你怎么做实验,怎么做,它对你没有成见,它不会说明天不理我了。但是人,如果我做不好,你怎么回事。

阮次山:更复杂,更复杂了。

赵启正:所以人的思想,人群的这种思维,我很生疏。当时一位老的领导说,你要实现几个转换:一,你原来是专才,你不是研究物理嘛,现在是通才;一个微观,物质那么细--微观,现在你宏观--社会;另外,你负的责任原来是局部,现在是全局。三个转变,我很注意。一定要完成三个转变。这就是历史。

解说:1984年,赵启正被委任为上海市工业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1991年升任上海市副市长。那一时期中央正在筹备建设上海的浦东开发区。赵启正随即被任命为浦东筹委会管委会主任。

阮次山:浦东开发区是您从筹备一直到开始。所以从您的眼下,您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现在回头一想,您的心里感受怎么样?

赵启正:心里感觉很有历史感,很有冲动。因为浦东开发是1990年宣布的。那时候中国的处境不太好,所谓国际上包围和制裁。邓小平先生说,开发浦东,向世界表达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变。在这种背景下,要向世界表明浦东开发的意义,我们做了很多的国际上的这种宣讲。

浦东在哪里?人家不知道。我们得说清楚。浦东是上海的一部分。开发浦东的目的是振兴上海。振兴上海的目的呢是为全国服务。

因为国际对话往往是分两种:政治对话首都来进行的;经济对话是两个国家之间的重要的经济城市来进行的。中国在当时是缺少这样的城市。有一个香港,最初还没回归呢。回归之后呢它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那么大陆是不是还得有。有几个候选人?那当然很多了。比如说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都是候选人。但是比较快的、比较眼前的,上海当时的资格比较成熟一些。但是它不够强。所以开发浦东是振兴上海,振兴上海是为全国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就进展很快。

小平同志、中央同志直接指挥上海市委花了很大力量。所以您看,隔江一望那原来是一片黄土,现在都起来了。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