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生态文明生态总论 述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走全面创新振兴之路

述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走全面创新振兴之路

新华社消息: 

这是令人兴奋的辉煌目标──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让东北地区经济腾飞,让1亿多东北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春天到了。 

但是人们马上又面临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我们靠什么来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的基本思路又是什么?该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有时比提出目标本身更复杂、更困难。 

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8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时反复强调的一个中心思想。也就是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走出一条全面创新的振兴之路。 

这主要是因为,建设于计划经济年代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大;众多的国有企业负债率高,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工业设备由于技改投入少而陈旧老化,产品结构单一;以石油、森林、煤矿开采为支柱产业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相当尖锐。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波涌涛急;走过25个年头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进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 

还应当看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画蓝图,而是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再造辉煌,因而任务将十分艰巨。老工业基地将承受双重的压力:也就是既要摆脱多年历史形成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束缚,又要构建适应新世纪、新形势的新体制、新机制;既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要加快发展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既要走出现实的困境,又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振兴、继而赶超国内发达地区。 

很显然,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新路子。 

根据长春座谈会的精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这样几个原则: 

──以改革开放为振兴动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改组改造。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消除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体制障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以市场机制为主导配置资源,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都应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调整改造与全面振兴。只要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来做。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划和政策,营造投资、创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根本。发扬大庆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内部潜力,激发内在活力。即使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讲求效益。 

──以存量激活增量,立足已有基础,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少上新项目、少铺新摊子,在改组、改造现有企业上下大功夫。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在总体规划下,区别轻重缓急,脚踏实地,分步实施。坚决克服花架子、政绩工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 

总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东北地区实现大发展、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有关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志在必得的决心,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破解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难题,打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攻坚战。(新华社记者孙杰)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