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总体改革改革综合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十年动乱对经济的干扰破坏,造成重大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粉碎“四人帮”后,经过两年多恢复和发展,经济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比例失调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曾经指出了经济生活中的混乱现象,要求必须在几年中认真地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有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党政军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会议,讨论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党的对策。会上,李先念代表党中央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在指出粉碎“四人帮”后经济恢复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头两年经济工作的失误,分析了当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情况,阐明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必要性和方针任务。经过这次会议,党中央确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要求边调整边前进,在调整中改革,在调整中整顿,在调整中提高。
调整是八字方针的中心,主要是指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改革,是指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整顿,是指整顿现有企业。提高,是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在进行经济调整中,继续搞好企业整顿,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同时,对束缚经济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要坚决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物质利益挂起钩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给地方以更多的权力。
由于全党上下一致努力,加大了调整的力度,经济调整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一年来经济调整的成绩,同时,认为由于调整任务比较艰巨,有必要再用5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样才能打好基础,更好地前进。(《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