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社会体制收入分配 1986,打破大锅饭 徒弟挣得比师傅多

1986,打破大锅饭 徒弟挣得比师傅多

“铁饭碗”、“大锅饭”、“铁交椅”这三项制度在1986年以前束缚了企业的活力。1986年,我国实行企业改制,端着“铁饭碗”的“固定工”开始消失。

我国“固定工”的企业用工制度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的,开始一次分配定终身的用工制度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然而这种劳动制度存在的“终身制”、“铁饭碗”、“大锅饭”弊端逐渐让企业失去了活力。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企业多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吃“大锅饭”。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按年头涨,福利按人头发。那时候的国企没有“下岗”一说,只要愿意,职工就能在同一个地方干一辈子,退休后还能从企业领退休金,可谓一世无忧。

1986年,国务院决定从当年10月1日起新招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等改革劳动制度,是对建国以来我国劳动制度的重大改革。烟台成为国家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试点的四个城市之一。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烟建集团技工学校校长于建友来说,1986年打破大锅饭,企业改制燃起了他对工作的热情,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通过不断地拼搏努力,于建友从一名学徒工一跃变成了“全国抹灰状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逐步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同吃大锅饭 干多干少都一样

1980年,于建友到烟台市建筑工程公司(烟建集团前身)当上了一名抹灰工。当时通过劳动部门招工,然后再进行分配,这是天经地义、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刚踏上工作岗位,不管你干得再多再好,是几级工人,就拿那个级别的工资,所以没有工作热情,按部就班地到点上班、下班,论资排辈等着升级别、涨工资。”于建友道出了那个年代工人的工作状态。于建友说,改革之前企业的所有收入都是国家的,职工工资由国家控制,定级、涨工资,全国一盘棋,整个社会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样,按照规定的动作前进。如果没有意外,一个人从进入工厂到退休的工资基本上自己能算个明白。这样的制度束缚了工人的积极性,也削弱了企业的活力。

打破大锅饭 徒弟挣得比师傅多

1986年,全国企业进行改制,市建筑工程公司打破薪酬大锅饭的体制,工人们可以多劳多得。“想多挣钱,就得把活干得又快又好,就要成为技术上的尖子。”于建友说。于是,他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抹灰好手。工作时,他干完自己的活,就跑到比自己技术好的工友那儿“偷学”,模仿他们的姿态、动作,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改进技术上的不足;休息时,他借来《砖瓦工艺学》、《抹灰工须知》等专业书籍,潜心研读。慢慢地,于建友摸到了门道,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而且他还改进了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创造先进的施工工艺。“那时企业体制改革,没有了大锅饭,没有了铁饭碗,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建友说。

活儿干得好,奖金自然就拿得高了。“那时侯,我的奖金名列公司前茅,不但比师傅高,而且比公司的干部拿得都高。搁着过去,徒弟能拿过师傅,简直不敢想。”于建友说。

于建友告诉记者,在推进企业改革的同时,国家各相关部委通过技能比赛等各种方式,鼓励年轻工人拼搏进取,促使他们尽快挑起“大梁”。当年,全国建设系统举办技能大赛,由各省自行选拔的优秀建筑工人参加,然后汇聚北京一决高下。

通过层层选拔,于建友顺利过关,进入了省集训队。在全国大赛中,于建友自创了技术上的“秘密武器”,帮助山东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一,于建友本人也在那届比赛中荣获个人赛的第二名。从此,于建友的名声在建筑行业内传开了。

改革之后工人有了奖金

“企业改革之后,工人们形成了工作争先恐后的态势,企业的效益成倍增长。”于建友说,原先在工地上干活,一些工友,尤其是已经干到师傅级别的工友,如果没人监督,就慢悠悠地干,可改革以后,几乎今日活今日毕,没有拖拖拉拉的。业余时间,打扑克的少了,钻研业务的多了。只要肯干,年轻工友也能多挣钱。就这样,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1986年,烟台市建筑工程公司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正式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系数包干”制度,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工作积极性,公司完成施工产值就比上一年提高63%。企业产值提高了,职工不但工资高了,还实行了奖金制,每月除了工资还有诸如进度奖、质量奖、抢工奖等等。1986年,烟建职工工资总额是1983年的3倍,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那个全社会收入普遍偏低的时期,好多事业单位甚至机关人员都纷纷调入烟建,烟建当年的红火由此可见一斑。(YMG记者 云全 通讯员 爱峰 长波 摄影报道)

人物名片

于建友1980年进入烟建集团当上一名抹灰工。1990年夺得由团中央等八部委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工技术大赛”抹灰工比赛个人第一名,从此被誉为“抹灰状元”;2009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津贴。于建友还光荣地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山东省第七、八、九、十一届人大代表。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