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社会体制就业体制 亲历国企改革之:砸三铁

亲历国企改革之:砸三铁

所谓的“砸三铁”就是打破企业不能辞退职工、干部不能降职、工资不能下浮的“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是国企改革整顿时期中派生的一个标志性名词。

1998年,广西区和梧州市先后下发了《国有企业改革整顿总体方案》,在全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有企业改革整顿活动,并要求各级领导要把它作为“天大的事”来抓。其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制度、能高能低的内部分配制度,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是改革整顿的重要内容之一,曾被誉为国企改革的第一难。其时,全区一度形成“砸三铁”的舆论热点。

在全区改革的大背景氛围下,制药集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砸三铁”。在劳动用工方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干部、工人、合同工的界限。企业领导也一律以普通职工身份与上级主管部门签定劳动合同。中层以下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一年一聘,聘用后进行年度考核,好的可以续聘,不称职的解聘。这“铁饭碗”、“铁交椅”一砸,对我震动很大,不仅感到危机感,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在工资分配方面:改革前,工资分配是以档案工资(死工资)加奖励工资(活工资)组成。完成任务领基本工资,超额部分才是奖励工资。因各人的档案工资不同,同工不能同酬,而且死工资比例过大,年轻的生产骨干多干不多得,严重映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重锤砸“铁工资”:全公司实行工效挂钩的分配办法,取消原来的个人档案工资等级,实行活工资制度。生产部门实行全额计件工资,销售部门实行按万元销售收入计提工资,第三产业的公司按实现利润计提工资,科室管理人员和无定额人员,以公司年度的产、销、利、税和管理等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挂钩的岗位技能工资。职工的工资收入完全与自己的工作数量、质量和企业的效益直接挂钩。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当然,最重要的是:改革的成功使绝大多数人成为受益者。

“砸三铁”是带着鲜明时代烙印的产物,曾被誉为国企改革的第一难,也是国企改革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