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经济体制农村改革 "文革"中的超常发展

"文革"中的超常发展

马国川:看来,"大、小、全、管、好"的方针也没有真正管几年,到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 

钱正英:"文革"期间还是"大、小、全、管、好"。"大跃进"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所以后来到"文革",有些不了解情况的同志又提"三主"方针,说"三主"方针是毛主席提的,你怎能篡改?我当时思想上是豁出来了,反正这次一定要顶住,绝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文革"中我也被"打倒"了,是水电系统第二号"走资派"。记得有一次,我在扫院子,造反派来叫我说:"去去,周总理叫你开会,研究黄河防汛。"我说行啊,把扫帚一放就去了,开完会回来又接着扫地。打倒我可以,但是我坚持我这一套。 

马国川:在"文革"那样混乱的年代里坚持原则不容易,水利工作更难搞吧。 

钱正英:有意思的是,"文革"给了水利一个机会,大发展的机会。 

马国川:这是怎么一回事? 

钱正英:"文革"中间我们吃"小灶"了。"文革"时候什么都不干了,中央有点钱花不掉,结果去搞了水利。1966年2月,正是在"文革"前夕,华北旱情严重,周恩来亲自主持北方抗旱会议,北方八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京、晋、冀、鲁、豫、陕、辽和内蒙古,每一个省都有一位副总理或国家计委领导同志担任抗旱组的组长,总理亲自兼任河北和北京的组长。我们这些人都陪着去当各省、市、区的副组长。会后,总理就研究了北京的抗旱。当年3月,邢台大地震后,总理率队亲自视察了河北的旱情和正在施工的岳城水库,对治理海河和河北抗旱作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到1966年"文革"开始了,水利方面也同样遭到了严重的灾害,机构拆散,人员下放。但是水利工作刚总结了"大跃进"期间一些"左"的经验教训,各地都有一些新的设想。各级刚"站"出来重新工作的领导干部,别的事也干不成,就干水利。国务院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之下,李富春、李先念分管国务院经济工作,当时工业都停产了,中央计划的钱也用不掉,干脆就去搞水利。1968年,当激烈动乱中刚出现一点可以工作的机会时,国务院全面部署了华北地区打机井的工作,并以此作为扭转南粮北调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马国川:南方自然条件好,粮食生产充足,从隋炀帝开挖运河运粮食开始,一直是南粮北调。 

钱正英:"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些民谣记录了中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调"的历史。到60年代,中央书记处研究农业问题,最发愁的就是南粮北调,研究冀鲁豫怎么能够不吃南方的粮食。当年李先念同志有一句名言:"一人一亩地的地方,养活一人三亩地的地方。"在冀鲁豫也有一句名言:"不怕旱、不怕涝,只怕中央挂不上号(指救灾)。"中央决心解决冀鲁豫吃饭问题,不管政治形势多么动乱,由当时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的李先念、余秋里等同志具体安排,每年以三十多万眼机井的速度持续建设。 

马国川:这是华北平原上一项宏大的农田基本建设。 

钱正英:国家在计划中给予资金补助,并提供设备材料,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大大改变了十年九旱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提供了保证。水利还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根治海河。历史上,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1917年、1939年两次水淹天津市区。50年代初,从上海坐火车来北京,天津到北京中间的永定河泛区是一片水。1963年特大洪水,平地行洪百里,海河平原一片汪洋,受灾市县百余个,受灾人口达二千二百多万,京广铁路因灾中断二十七天。大水之后,搞了规划,当时根治海河深得河北人民的拥护,两派打仗都不敢干扰根治海河,车上挂了根治海河的牌子谁都不敢动。记得当时我在北京挨整,海河治理指挥部的一位同志就悄悄对我说,你在北京日子不好过,你到我那里去,我那里没人敢干扰。所以根治海河照样进行。

马国川:根治海河一共奋战了十年,出工五百多万人次,土方总量十一亿立方米。 

钱正英:再一件就是以"农业学大寨"为契机,搞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小型水利,坡改梯,平整土地,搞了好大的规模。 

马国川:"农业学大寨"在水利上也有正面的效应。 

钱正英:"农业学大寨"当然有它的问题,但是在水利方面,我们借助"农业学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到现在许多地方由山坡地改造成的梯田,就是那时完成的。 

华北平原打机井、根治海河、借助"农业学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在这几件事的基础上,我国在70年代末扭转了历史上长期南粮北调的局面。当然这是依靠农业的综合措施,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等,但是水利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到70年代后期,在李先念同志的主持下,大型水利、农田水利,总共每年的水利资金达到一百多亿元,在各个行业的计划中是相当突出的。这又是一个兴修水利的高潮。 

马国川:看来,在"文革"中水利的建设资金是有保证的。 

钱正英:那个时候,我们水利的经费是最有保证的,水利实现了一个大发展。当然,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农田基本建设中,有不少形式主义和瞎指挥,造成浪费。许多地方的农民劳动积累过多,影响了生活的提高。也有一些地方的水利建设再次违反了基本建设程序,造成新的遗留问题。 

(本文节选自马国川《共和国部长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