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综合 改革闯将吴南生深情追忆谷牧指导广东先行一步

改革闯将吴南生深情追忆谷牧指导广东先行一步

谷牧3000万元贷款成特区建设酵母

:特区城市建设启动需一大笔钱,当时缺钱,谷牧是如何帮助广东解决问题的?

吴南生:1980727,一场大暴雨把罗湖一带淹成一片汪洋泽国,我和来参加深圳城市规划的专家租住的新园招待所被水淹至腰际。这时,我们和工程师们都住在一起,不断探讨有关(深圳)规划大大小小的问题。工程师们粗略估算一下,深圳特区光搞“五通一平”,每平方米最少要投资90元以上,第一期开发4平方公里,最少也要投资10亿元。根治罗湖水患需要巨额资金。

我为钱而发愁,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于是找到谷牧,提出没有“酵母”做不成面包。深圳现在还没有条件向国外贷款,能不能给点国家贷款,作为酵母?谷牧当即答应可以帮助要点贷款,并询问用途及还贷方法。

我介绍:第一步在罗湖开发0.8平方公里,每平方米投资90元搞“五通一平”,7000万元。开发后,可以拿出40万平方米土地作为商业用地。每平方米土地收入5000港元左右,总计可以收入20亿港元左右。

谷牧是位建设行家,认为我提出的这一做法切实可行,答应先帮助贷款3000万元。我喜出望外,对谷牧说,有了“酵母”,特区的建设可以做到不用国家的投资了。

讲信用,办了汕头特区

:听说汕头特区的建立与谷牧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吴南生:1979年调研起草50号文期间,谷牧同志和我个别交谈。他说,中央有个意见,汕头办特区的条件不够,只办深圳、珠海特区,你的意见怎样?我说,谷牧同志,如果不在汕头办特区,我也不负责办特区了。不是因为汕头是我的故乡,而是办特区的建议是在汕头酝酿开始的,海外和港澳的朋友们都知道。不办了,我就失掉信用了。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能办特区的!

谷牧说,,要讲信用!我明白了,那么,推迟办行不行?我说,行。这就是中央决定缓办汕头特区的内情。

改革闯将眼中的谷牧

要求省委书记亲抓特区工作

据任仲夷生前回忆,谷牧非常重视特区的建设。有一次,他向谷牧汇报说:省对特区要放宽政策,给特区更大的权力;同时把特区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当在汇报中谈到要进一步加强对特区工作的领导时,谷牧幽默地打了个比方:“加强对特区工作的领导,除你讲的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讲建设特区的重要性、重要意义。你们是‘独立王国’、‘半独立王国’,你就是‘国王’。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凡是搞特区的地方,都是那里的总统、国王或总理亲自抓。我看要动员各部门重视特区建设,定期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你这个‘国王’、‘总统’要亲自抓。”谷牧诙谐的发言引得大家笑了起来。任仲夷郑重表示,一定按谷牧副总理提出的要求,亲自抓特区的建设工作。

让广东“真特殊真灵活真先走”

老省长刘田夫曾回忆,自中央提出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来,两省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因这是个新事物,各方面认识不一致。有些人对两省实行特殊政策,思想上还有个“怕”字。一怕滑上资本主义道路;二怕乱了国民经济全局;三怕犯错误。中央有些部门对我们的做法就持明显怀疑态度。对此,谷牧指出:“省里同志的语言和北京各部的语言摆出来一对照,可看出看法有不一致的地方。”“两省同志毫不含糊地对国务院、对各部委在执行50号文上有不满意的意见。国务院各部委不少文件都加上一句‘广东、福建不例外’。”

谷牧说:“在执行中产生不同看法,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现象,不要认为是不好的事情。对这新事物,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会议应当敞开思想,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最后目的达到总结经验,统一认识,找到解决办法,更好地前进。”

这次会议开得比较好,条块都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半个月的研究,大家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较好地协调解决了中央有关部门和两省条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松绑放权,以利两省真特殊,真灵活,真先走。

预言深珠港澳联成大工业区

珠海市委原书记吴健民回忆,1979516,谷牧带着工作人员到珠海。他刚从中山过来,参观了翠亨村,听了中山先生演讲的录音,很有感慨。谷牧同志着重讲了珠海建特区的事情:“珠海市建特区,就是为了要更开放一点,发展快一点。当然,特区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变。但是,我们要在体制和政策上来一个大转变。特区就是要更加开放。如果没有把握,先搞试点嘛。搞坏了,就改过来。我们就想通过你们广东的试点取得经验。”谷牧继续说:“你们要有雄心壮志,不要仅仅看短期的,还要看长远的。发展什么工业,有什么可以超过港澳?也许本世纪末,你们深圳、珠海两市同港澳会联结在一起,成了一个大工业区。你们是连接着祖国宽阔后方的咽喉,是港澳的后盾。港澳要靠你们的。”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