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经济体制金融改革 关于银行改革的一些意见

关于银行改革的一些意见

文/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金融研究所

最近我们邀请天津市人民银行有关部、处的一些同志对银行改革进行了几次座谈现将大家的意见综合介绍如下。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下大家一致认为现行的银行体制和工作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势很不适应。

首先,在思想理论上不适应。林彪、“四人帮”长期窃踞宣传、理论阵地他们疯狂反对、篡改和歪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片面强调银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作用坚持处处以阶级斗争为纲不适当地夸大和歪曲了银行在这方面的作用人们在工作中不是按经济规律办事而是有些领导同志怎么说就怎么做。因此金融战线的某些领域成了禁区如社会主义条件下有没有通货膨胀银行可不可以发放长期贷款?

其次在机构上不适应。现在的银行机构设置不是从经济区的需要出发而只是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至今专业银行甚少就是人民银行也仍是三级管理(总行、分行、区办事处、一级业务(分理处的老一套。这种机构设置不利于经济核算不利于银行作用的发挥。如目前各区的工业信贷科协它既管一轻、二轻又管机电、’冶金在工业企业推行管理专业化的情况下各区信贷科都要与各专业公司发生联系结果公司和信贷员很难配合、协调使信贷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影响。

其三在规章制度上不适应。业务上的一些规章制度如信贷办法、结算制度等大多是学习苏联三十年代、五十年代的东西。廿多年过去了人家早改变了我们还原封不动地坚持着。还有一些规章制度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的。现在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企业正在扩大自主权有些规章制度不适应了例如,·监督五十二种产品出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做法等于是在商品流通上搞封建割据不仅增加了银行会计人员的业务量削弱了柜面监督的作用而且不利于企业处理积压不利于维护企业间正常的经济关系不利于城乡交流说严重些影响了工农联盟。

其四干部不适应。一是各级领导班子人数不少但真正抓业务的不多第一把手往往不熟悉业务或不甚熟悉业务。二是业务、技术人员青黄不接过去懂业务的老职工调出的调出退休的退休。现在全行仅剩老职工一千人再过五年还得退休八百。新职工文化、业务水平低全行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业务人员的百分之五十六生手、半生手占百分之四十九。三是招工的择优录取还停留在口号上实际上仍是学好学坏、考好考坏一个样有的走了后门照样能录用。

其五最大的不适应是银行没有自主权。表现一是“长官意志”多有些主管部门不好办的事情都推到银行监督身上。目前银行会计柜面监督名目繁多有案可查的就有干六种之多有些不该管的事池管了从根本上削弱了银行的监督作用分散了柜台的注意力二是按计划办事夺走了银行信贷的自主权尽管什么是国家计划说不清但企业只要有上级批准的计划银行就得贷款因此银行贷款越来越多企业积压越来越大。例如农机公司现有库存五千六百八十七万元其中百分之五十二有问题四百万元需要报废。银行没有自主权自然挺不起腰板来真有点像“豆腐”银行。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银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银行在理论上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在实践上实际发挥的作用存在着很大差距这是因为银行存在着不少缺陷。

关于信贷工作。各区办工、商信贷科的设置与企业管理的专业化互相矛盾。信贷考核也不够科学和严格。信贷经验越介绍越多而资金占用越来越大资金周转越来越缓慢。企业亏损由财政弥补掩盖了一部分银行资金管理不善的后果。工商信贷都是按计划贷放,商业贷款还是存放合一贷款的自主权被计划部门、主管生产和流通的部门拿走了。利息都是规定死了的基层银行和信贷部门没法运用这个杠杆。在定额问题上多年来一直扯皮每年用银行超定额贷款弥补企业定额资金的不足因此所谓“超定额”名存实亡。

关于计划工作。现金计划作用不大货币回笼任务当作指令下达但根据不足完成完不成银行没有法律责任因为在货币回笼上举足轻重的是商业而商业又没承担回笼任务。对市场货币流通缺乏认真的研究物价指数没有系统的调查和统计银行作为统计簿记机关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关于会计工作。在会计监督上该监督的东西(体现银行职能作用的) , 有些没有监督好不应监督的东西(属于主管部门的事情)倒监督的越来越多。目前会计柜面监督的项目如监督零售商业到外地采购、五十二种产品出市等共达十六项之多。在结算制度上,一是现金管理中掌握支票金额起点过于机械二是取消实物收据一刀切给结算带来一些问题三是结算与信贷的矛盾如代上级保管物资信贷部门坚持不贷款会计部门坚持凡按合同发货的就顺序扣款四是许多规定不落实如对企业开假用途问题没办法。

关于经济核算问题。一是银行五项经济指标的作用问题值得研究如平均单证数量、存放款、利润都和主观努力关系不大。二是分行以下为企业实行经济核算但又实行机关费用预算制有矛盾。

关于储蓄工作(1)储蓄网点、储蓄种类太少。日本有两亿人口储蓄网点六万五千个‘储蓄种类二十四种年储蓄额为我国的四十倍。我国人口九亿网点五千个种类是老三样。 (2)对储蓄工作重视不够宣传费用少设备少一般储蓄所没有库房没有电话工作条件极差。(3)储蓄所延长营业时间和出人库、开会学习都有矛盾因此延长服务时间有困难即便延长了也很难坚持。(4)储蓄网点现在与文化大革命前比较不是发展了而是减少了。(5)关于储蓄种类对过去看教训多总结经验少种类单调不适合储户的多种需要。

银行改革是一件大事关系到“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银行体制非改革不可。至于怎样改革同志们提了不少意见。

关于银行改革的指导思想:

1 .要搞清银行的性质。银行是机关也是“绝妙”的机关应运用信贷、结算、利息.等经济杠杆发挥它的作用。

2 .必须保证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银行是管存放款的在存放款上应该能自己做主。银行没有自主权谈不上银行职能作用的发挥。过去银行贷款的审批权被计划部门、主管部门拿走了特别是有关军工产品的贷款银行只有贷款的义务没有过问生产情况的权力没有自主权。

3.应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促进企业经济核算制的提高。银行应关心企业的资金周转、利润、产品销售。银行贷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是经济效果。

4.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有些事既不要灵活无边也不要统的太死如农村社队不准办托收三十元以上不准用现金等。采购人员买机器发现图纸不错也想买由于图纸价格要三十五元硬不准付现金非要人家住旅馆、发电报再汇款来太机械了。

关于银行改革的具体意见:

1.银行机构应逐步走向专业化。在人民银行统一领导下分设工业银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预算银行、储蓄汇兑银行、保险公司等。在大中城电也可不设行而设部如储蓄汇兑部。

2.城市银行机构应按经济区设立取消区办事处一级机构。信贷部门应恢复专业化,信贷科、专业局、信贷组和专业公司对口。

3.在实行全额信贷的情况下可取消核资工作企业定额资金可按历史资金运用最好水平决定。定额内的利息起码应是平息以防止扩大定额的偏向。银行工业贷款可打破短期信贷的框子发放中长期设备贷款。商业贷款应停止存贷合一。

4.银行应有业务经营自主权。贷款时要参照计划、参照合同但关键是考虑国民经济是否需要和企亚的经营状况、‘经济效果凡不给银行提供经营情况的企业银行不贷款。

5. 切实整顿会计柜面监督。在监督范围上应力求全国统一以集中力量监督大宗的交易、凭证的合法性和经济合同的巩固。对地方附加的监督内容应予整顿不该管的坚决不管。

6.增加储蓄种类。

7.要加强信贷监督加速资金周转。在贷款掌握上应严格区分政治任务与业务经营、商品储备和商业经营凡属政治任务、战略储备的应拔专款解决。

8.进一步充实金融理论的研究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思想武器认真总结三十年来的银行工作使银行工作适应新形势发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9.加强体制建设还应健全结算、统计等机构充分发挥银行作为蒲计机关的作用。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