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总体改革改革综合 解决民生问题要靠深化改革

解决民生问题要靠深化改革

——2007年3月18日高尚全在民生与改革为主题的改革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我讲几点看法:

一、民生问题实际上也是个政治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要靠深化改革,要靠制度建设

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脚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上来,落脚到利民、惠民、富民上来。

我曾从字义上对“和谐”两字作过分析。“和”拆开来看,左边一个禾字,右边一个口字,意思是人人都要吃饭。“谐”字,左边一个言字,右边一个皆字,意思是人人都要说话,有话语权。前者是要解决民生问题,后者是要解决民主政治问题。民生问题与民主问题,两者有内在联系,而且最终要靠民主来促进民生,这个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因为如果没有民主,民生问题不容易解决,要解决民生问题要靠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解决民生问题,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说要使人民快乐幸福。怎么样来保障人民的快乐幸福,要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如果人民民主权利不解决,那能快乐和幸福吗?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和改革联系起来。怎么样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讲得很清楚,归根到底是让人民当家作主。我记得在2001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高级顾问会议上,主题讨论深圳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要当示范区,要当样板,首先必须明确到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会上我讲了几条:一是以民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三是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四是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保障。我讲到第四条的时候,原广东省委书记任种委同志说,民主民主,由民作主。我说你讲得很对。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一句赞扬的话,但还不到位,到位的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重点是解决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说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相对来说生活困难群体还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农民。温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我在2005年8月写了一篇“十一五时期要尽快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报告,我向温总理提出:“困难群体的社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建议中央在十一五时期予以高度关注。”我的报告是于2005年8月9日送出的,没有想到,总理于8月10日就批示:“请黄菊、吴仪、培炎、良玉同志阅,转发改委并起草组研究。”这样快速地作出了批示,说明总理一直非常重视和关心群体的生活问题。道理很简单,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

三、解决民生问题,要靠人民自主创业和首创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强调指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体是谁?是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的首创精神,没有人民的创造活力,没有人民的共同建设,什么都是空的,不能实现预期目标。

解决民生问题,要靠人民自主创业和首创精神。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题。人民有了谋生之道,有了民富之道,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有了这个内在活力和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因此,党和政府要为老百姓谋生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老百姓创业致富。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就可以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解决民生问题关键在政府

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发红包,很重要。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一大关键词,政府拿出4778亿红包受到与会代表和广大人民的赞扬,但从长远来说,还要看制度保障。政府要更加重视社会的公平公正,要切实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司法公正、收入分配、环境污染等民生难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五、充分重视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

温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充分重视和利用,不要拒之门外。我记得在十五大报告起草过程中,对要不要写上“自由”、“人权”有过认识过程。我在起草小组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议把自由、人权写到十五大报告中去。为什么要写上?我讲了三点理由:(1)我们每一个人想一下,问一下自己:要不要自由,要不要人权?我想只要不说假话,回答是肯定的,都要有自由,都要有人权。(2)我国宪法写得很清楚,要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为什么十五大报告就不能写。(3)民主、自由、人权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民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高举这个旗帜,否则人民不会真正拥护你。我这个意见和建议,当时作为十五大报告起草小组组长的温家宝同志很重视。在第二天上午的全体会议上,家宝同志说:昨天尚全同志提出的意见,可以在报告中的第六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中加进去。所以在报告中增加了“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在批判“自由化”、“西化”时,要注意不要把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都批进去了,这样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是很不利的。

当前已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迈出了重要步伐。

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必须加快转变职能,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使富民、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