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经济体制企业改革 排除干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排除干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005115日高尚全在中国脑库2005年年会上的发言

一、排除干扰,坚定不移的把改革进行到底

有的同志提出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目前遇到一些干扰。我觉得这个不奇怪。25年的改革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也是不断排除干扰的过程。如果有干扰不排除,影响改革,危及发展。最近有人正在批判新自由主义,说拉美国家之所以出现那么多问题,就是因为搞了新自由主义,俄罗斯改革之所以出了那么多问题,也是因为搞了新自由主义。中国改革现在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也因为搞了新自由主义。这样子套的话,就要乱套了。大家知道,中国改革是根据自己的国情,是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进行改革的,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我想小平同志也不会因为是看了新自由主义的材料才搞改革的。如果生搬硬套的话,是要乱套的,否定改革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另外,有人认为,我们所以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是改革造成的。是这样的吗?在改革过程当中出现的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因此解决这些矛盾还要靠改革。新自由主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经济全球化,概括起来就是自由化。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市场化程度,否则就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能说走私有化道路。国有经济布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该退的要退,该进的要进,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国有经济点多,很分散,布局不合理,战线很长,所以中央就提出来,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使用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去。什么东西都是国有的,连卖菜、修鞋子都搞国有企业行吗?过去走过这条路子,行不通。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方面,现在批判新自由主义,就不要调整了,不要退了。该退的不退行吗?现在的经济全球化什么意思呢?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不要全球化,封闭起来,我们不要出去,人家不要进来,这行吗?所以,新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过去早就争论了,为什么现在要搬出来呢?我们改革是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和俄罗斯不同,总体上都是很成功的。改革以来,生产发展了,国力增强那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地位越来越高,这些都是改革的成果。所以不能批所谓新自由主义,来否定改革。退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行吗?老百姓是不会答应的。

二、改革年要树立三个基本思想

中央领导提出,2005年是改革之年。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深层次矛盾,包括经济上的矛盾、社会上的矛盾必然会增多。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解决问题还要靠改革,所以改革就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树立三个基本的改革思想:1.要把改革作为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根本措施。中央提出来,今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怎样加强,怎样改善,靠什么呢?靠改革。过去搞宏观调控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往往不是很熟练,而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却很轻车熟路,所以现在我们要靠改革来完善宏观调控。2.要把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不是治标之策,根本的问题是把改革作为动力。3.要把改革作为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落实科学发展观靠什么呢?关键是靠改革。所以,在改革之年我们要树立这三个基本思想。

三、改革年要抓住重点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不光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是社会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以至于司法改革各种改革都是全面推进的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必须抓住重点。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前一段报纸上讲了,国有大企业贡献很大,110月实现利润4180亿,给人家的印象觉得国有企业很好了,国有企业改革差不多了,这是种错觉,是一种误区。当然,国有企业有利润比过去亏损当然好得多,但是我们要想一想,第一,全年4000多亿利润,怎么来的,百分之六七十是靠七大垄断企业。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比例:利润的40%靠涨价,石油涨价,企业利润就多了;40%靠扩张上市,靠企业通过改善经营机制内部挖潜的利润只有20%。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第二,前两天几个报纸登了一个消息,国资委181个国有企业,其中80个企业的资产是损失的,其中40个企业损失了10%,还有40个企业损失了20%多,这个数字不能不看。第三,中央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注销了多少呢?申请注销的达3177亿,相当于181个国有企业净资产的9.9%,如果再加上财政部注销的将近1000亿,这个数字相当于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第四,给国有企业大量的贷款、大量的技术改造贴息,还有巨额的债转股。第五,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没有上缴国库,留给了国有企业。所以对国有企业的情况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因此而影响改革。181个国有企业中,真正搞股份制的就只有21个企业,所以国有企业政企分开,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发展混合经济,这方面的任务艰巨得很,有的刚开头,有的还没有开头,国有企业绝非可以不改革了,可以停止改革了。不久前我接到广东原来体改委主任的电话,说有一个单位在广东开了个国有企业的讨论会,郎咸平先生在会上做了演讲后,问我是否国有企业改革要停下来了。我说我只听到MBO不搞了,开始是说不宜搞,后来说不准搞,没有说国有企业改革不要搞。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的既定方针,中央的重大决定里都讲到国有企业的改革,讲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讲到股份制,讲到产权制度改革,哪能一个发言就把中央的决定都否定了,不可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还是很艰巨的。2.金融体制改革。据社会调查,社会风险是第一位,第二位是金融风险,但金融风险往往要转到社会风险,所以金融改革应当放在国家的重点位置上。中央提出要背水一战,意义就在这里。金融体制改革也牵涉到很多方面,包括政府改革,包括银行的改革、资本市场的改革。最近我看到一个数字,是证券市场最近十年(从一九九三年到二〇〇〇年证券市场谁是受益者,谁是亏损者?大概是这么一组数字,十年证券市场,国家财政印花税收入是一千八百亿,国有企业上市收入是一万两千亿,证券公司和中间机构收入是三千亿,股民损失多少?八千九百多亿,平均每户亏损了一万三千块钱。我们说要坚持以人为本,大量的股民都是亏损,而且80%的投资者都是受亏者,尤其下岗工人,没事就炒股,炒股又栽进去了,本钱都回不来了,这就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3.把政府治理改革作为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去年讨论“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我提了七条意见,其中一条意见,把政府改革作为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因为从宏观调控的背景来看,投资冲动,谁冲动?政府冲动,为什么政府冲动?因为要有政绩。政府的投资冲动一个是靠银行贷款,一个是靠批地,土地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如果政府不改革,包括干部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不改革,整个改革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国有大企业改革滞后了,金融改革滞后了,都是与政府改革不到位分不开的。因此,改革到今天,应当把政府的治理改革放在中心环节或者放在重要位置上。今年是改革年,应当抓住这几个重点,把改革深入下去。

四、要尽快建立改革的协调机制

改革处在关键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需要我们解决,改革任务很重,原来认为改革靠部门就可以了,改革实践到今天,证明不行。因为部门往往是即得益者,垄断部门搞改革没有动力,是改革的对象。所以我提出三个方案:一个是恢复体改委;第二个方案就是国务院成立一个高层次的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由总理当组长,发改委、人民银行、财政部、国资委的领导作为成员,因为改革牵涉利益的调整,没有这样的机制,改革是推不动的;第三个方案,在现在发改委职能的基础上加大改革的协调功能。这三个方案,我倾向于第二个,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协调结构和协调机制,我觉得是很迫切的,也是可行的。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