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政治体制行政体制 谈谈民生与发展

谈谈民生与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当前,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概括起来,最主要最重要的是两大课题,一个是发展,一个是民生。突出发展、突出民生,实现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树立为民意识。民生问题历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就抓住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牢记为民是本质、为民是根本、为民是责任,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先、以民生为本、以民生为重。

  突出为民发展。发展和民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发展决定民生。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民生的保障和基础。离开了发展,什么都办不成,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要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通过科学发展,促进包括民生在内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步。另一方面,民生关系发展。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要把发展和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使发展的过程成为持续改善民生的过程,使改善民生的过程成为不断赢得发展动力的过程。

  办好为民实事。加强民生工作,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既要注重抓大事,更要注重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把一件件小事办好;既要注重普遍惠及民众,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更要注重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的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近年来,我们在持续改善民生方面办了一些实事,每年都要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十项民生工程”,努力把这些民生工程办成以人为本的利民工程、推动发展的基础工程、促进和谐的民心工程。

  树立为民形象。河南省委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六种形象,即:勇于对人民负责、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以实干赢得人心、以正气凝聚人心的形象,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先的形象,能够推动工作、人民群众愿意跟着你推动工作的形象,说到做到、诚实守信的形象,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以身作则的形象。树立为民形象,根本是“责”,就是要牢记宗旨,担当责任,恪守为民之责;关键是“公”,就是要出于公心,公平公正,公道正派;最终靠“做”,就是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率先垂范,当好表率。

  站稳为民立场。为民立场也就是群众立场。只有站稳群众立场,一切从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惠及群众,才能团结带领群众一道前进。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矛盾易发多发的情况下,更要坚持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愿做、敢做、善做群众工作。“愿做”,就是要增强群众观点,心甘情愿做群众工作。“敢做”,就是要敢于直面矛盾,不畏困难做群众工作。“善做”,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

  (作者:中共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