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经济体制企业改革 让农民工在企业中实现全面发展

让农民工在企业中实现全面发展

  伴随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入,中船集团公司农民工用工量超过12万人,占用工总量的65%以上。农民工为集团公司实现跨越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不容讳言,农民工队伍确实存在着稳定性差、文化偏低、技能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就对加强农民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船集团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小组,特别是2008年以来,集团公司调研并指导下属企业加强、提高和完善农民工工作。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实现农民工与正式员工在政治参与、发展机会、经济待遇、文化生活方面“四个平等”的工作目标;要求各下属企业在农民工管理工作上要“淡化身份、突出岗位”,在劳务管理工作上要“同一体系、统一标准”。鼓励各企业党工团组织齐抓共管,紧紧把握农民工队伍的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待遇改善、人文关怀等工作重点。集团公司的成员企业均设立了专职管理部门,积极实施职能管理“延伸到每一位农民工”、生产管理“区域内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力促进了企业农民工队伍的稳定、成长和发展。

  政治参与平等,确保农民工党工团组织全覆盖。针对农民工合同关系隶属于不同的劳务公司,劳务单位没有党工团组织,劳务工的政治诉求没途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的情况,集团公司党组提出了成员企业要努力推进农民工党工团组织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现在,有的企业农民工工会的组建率达到了90%以上;直选产生的农民工党小组长、分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职工代表在各个层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一位农民工今年在上海市党代会上全票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有的农民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有的农民工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企业的工会副主席、团委副书记等。农民工实现了“参政议政”、参与社会和企业管理的愿望。

  发展机会平等,大力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将农民工的“岗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紧密结合,免费为农民工提供各类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师徒带教、技能大赛、技师协会、焊接工协会、素质论坛等培训活动,制定了与此配套的薪酬激励政策,调动了农民工的学习热情。目前,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农民工队伍中具有中级技能等级以上的技术工人达到了30%,高级技工有4400多人。一些企业大胆启用优秀的农民工人才充实到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岗位,还有相当数量的优秀农民工被选派到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检验等重要岗位上。

  经济待遇平等,逐步实现农民工同岗同酬。多年来,集团公司逐步建立了“区域管理一体化”的管控模式,要求各劳务单位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农民工工资进卡发放,规定劳务单位的最低薪酬分配比例,规范薪酬分配标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先进企业还将工人的出勤表、考核表和产值表张贴公示、接受监督;通过将农民工纳入“以岗位为核心要素”的薪酬管理体系,逐步解决了同岗不同酬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农民工薪酬收入的公平公正。

  文化生活平等,不断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各成员企业围绕农民工的生活后勤问题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工作。有的企业拿出专项经费解决农民工的食宿问题;有的企业推出了农民工的补充养老、补充医疗制度、疗休养制度;有的企业为青年农民工举办交友和集体婚礼活动;有的企业春节统一包车将农民工送回家乡,并邀请优秀农民工家属代表参观工厂、城市;还有的企业积极与地方政府、学校沟通帮助农民工解决子女入学困难;一些党工团组织全覆盖的企业还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点滴关怀,深入人心,广大农民工解除了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