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社会体制社会总论 矢志信息化 科研为打赢——学习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矢志信息化 科研为打赢——学习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是在我军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重大典型。该所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秉持一切为打赢的信念,紧盯军事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攻坚克难,勇于创新,成果丰硕。近10年来,先后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牵头完成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6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7年6月,胡锦涛主席签署通令,给该所记二等功。最近,该所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军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军事科研战线的先进群体、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学习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有助于激励广大官兵强化使命意识,坚定打赢信心,深入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有助于动员社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激发创新热情,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贡献聪明才智、创造人生辉煌。

  一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伟大征程中,该所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事业发展,用核心价值观催生科研攻坚力,以勇于超越的创新品格、综合集成的科学方法、融合共享的协作意识、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顽强拼搏,接力奋斗,为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综合作战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勇立潮头、勇于担当,在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累累硕果。面对日趋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和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及时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军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该所顺应时代和使命的召唤,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总是在关键时刻拿出关键办法,关键阶段推出关键成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艰苦奋斗、拓荒创业,牵头研制第一个全军性的指挥自动化网,开启了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先河;90年代后,全军上下兴起信息化建设热潮,他们保持清醒头脑,着眼长远发展,全力抓好指挥信息网络、数据库和指挥所指挥控制系统等基础性重大项目,为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支撑;进入新世纪,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紧迫形势,他们牵头组织军内外300多个单位、8000多名科研人员戮力攻关,建成贯通三军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手段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他们锐意创新、不懈探索,把信息化建设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践告诉我们,核心技术买不来,单纯模仿走不远,单靠引进行不通,依赖于人必然受制于人。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该所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注重创新发展理念,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整合的建设思路,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和研制共用软件,实现了跨军种、跨领域、跨业务综合集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型信息系统研发之路;创新科研模式,打破关起门来搞科研的做法,创造性地构建了“指挥机关+科研人员+部队用户”三结合的科研模式,实现了科研与需求有机统一、军事与技术紧密结合、建设与运用良性互动,这一成功做法成为军事科研的范例;创新关键技术,以对事业负责、对打赢负责的强烈使命感,一路闯关夺隘、奋力攻坚,攻克一个个拦路虎,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群体性突破。

  他们人才为本、智力先行,靠精心打造人才方阵提升核心竞争力。现代军事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长期以来,该所始终把人才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不拘一格用人才,千方百计聚人才,真心实意爱人才,精心打造富有创造潜能的人才方阵和能打硬仗的攻坚团队,做到完成一项任务培养一批骨干,取得一项成果催生一批人才。目前,该所拥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31名国家和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5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所里60%的重大项目都是由35岁左右的年轻人担任课题负责人,形成了“一线过得硬、二线接得上、三线有储备”的可喜局面。

  他们执着忘我、甘于奉献,以崇高的职业精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高新技术发展是一个充满艰辛、困难和风险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把勇攀科技高峰与坚守精神高地统一起来,始终以党和军队事业为念,以人民利益为重。该所广大科研人员像打仗那样搞科研,只争朝夕,不怕挫折,前赴后继,冲锋陷阵,以钢铁般的意志投身我军信息化建设伟大事业;把贡献智慧和力量视为最高价值,不为地方公司高薪聘请所动,不为科研成果评功评奖分心,工作中无论当主角还是当配角,都在各自岗位上执着坚守、发挥作用;用牺牲抒写人生大爱,在公与私、“小家”与“大家”的天平上总是工作为重、履职为先,在忘我拼搏、倾情付出中践行誓言、体现价值。他们以爱党爱国爱军的赤子情怀,生动诠释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杰出代表。这样攻必克、战必胜的科研先锋单位和忘我拼搏、堪当重任的科技英才群体,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新时期人民军队的骄傲。

  二 

  该所矢志信息化、科研为打赢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昂扬奋进的崭新风貌,生动体现了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全军全社会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一是爱党报国、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崇高的理想追求是该所全体官兵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面对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繁重任务,他们把国家安危系在心上,把我军使命举过头顶,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迎接挑战,以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和背水一战的冲锋姿态攻坚克难,打通了我军联合作战指挥的“血脉”,开辟了我军加速向信息化转变的通途,用忠诚、智慧和奉献展现了爱党报国强军的时代风采。军人生来为打赢,军队使命大于天。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不少新的威胁和挑战,我军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不高。我们要充分认识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感紧迫感,不断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应有作用,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出应有贡献。

  二是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品格。坚持与时俱进、永不停滞懈怠是该所具有的鲜明特质。他们以中国军人不甘落后的骨气和一往无前的锐气,把技术的难度当作创新的高度,把攻坚的靶标锁定核心关键技术的最前沿,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解放思想、不断超越,着力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当前,信息技术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运用,突破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和短板,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三是科学求实、精益求精的过硬作风。科学态度和务实作风是该所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他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确立与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思路,坚持顶层设计、综合集成、体系建设;强化科研为战斗力服务的价值取向,始终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把打赢要求作为研制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试验论证,不断改进升级,使服务部队的过程成为提高信息系统可靠性和官兵信息化素养的过程。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全新的宏伟事业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大胆探索、紧张快干,又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蛮干。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学习借鉴外军与保持我军特色的关系,深入探索和把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真正使信息融入和渗透到作战力量、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之中,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密切协作、群策群力的团队意识。胸怀全局、集智攻关是该所具备强劲科研能力的重要保证。他们破除“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树立“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风险共同承担、有问题共同解决”的全局意识,建立军内外横向科研协作机制,依靠团队智慧攻克技术堡垒,使科研实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实践表明,联合协作是信息化的本质要求,大联合才能有大发展,大协作才能出大成果。在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各部门必须强化联合意识,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处理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不断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把军队信息化建设深深植根于经济社会体系之中;必须倍加珍惜团结,坚决维护团结,形成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是心无旁骛、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对军队信息化建设事业的满腔热爱,是该所广大科研人员能够在充满挑战和艰辛的奋斗中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他们始终把事业当追求,把奋斗当享受,把奉献当幸福,为了使命无怨无悔,除了打赢一无所求。实践告诉我们,有了对事业的热爱,就会有奋斗的动力,就会对工作充满激情。党和军队的事业是崇高的,每个人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珍惜历史机遇,珍惜工作岗位,以旺盛的革命斗志、一流的工作标准和过硬的思想作风干事创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三 

  当前,神州大地涌动着科学发展、稳中求进的热潮,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喜迎党的十八大。我们要广泛开展向该所学习的活动,凝神聚气谋发展,恪尽职守抓落实,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就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扎实开展“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和“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教育活动,引导官兵深刻认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始终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把着眼政治要求与满足军事需要有机统一起来筹划部署工作,把满足战备要求与维护人民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国防建设,把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稳定与保持部队安全稳定有机统一起来营造良好安全环境,使各项战略筹划和军事建设符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就要深入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持续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系统学习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深刻领会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找准本单位推动科学发展、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具体路径和抓手,切实把广大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主题主线上来。实践表明,信息化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本质和核心,抓住信息化建设这个关键因素,就能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促进军事斗争准备水平上一个大台阶,牵引和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整体跃升。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紧紧围绕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使各方面建设在全军信息化的大体系下有序发展;紧紧围绕发挥信息主导作用,积极促进体系集成融合,真正形成网聚能力;紧紧围绕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扎实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在持续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中,检验和促进军事斗争准备;紧紧围绕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理论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法规制度保障等方面不断优化信息化支撑环境。

  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就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为推动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军队职能使命和中心工作,始终把坚持我军性质宗旨作为根本政治要求,把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根本着眼点,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保持我军高度团结统一作为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功能。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军营建设,深入开展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官兵成长成才的文化环境,使官兵在军队这个大学校、大熔炉中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得到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引导广大官兵更新思想观念、培育创新精神,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不断为部队全面建设注入生机活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文化素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成为先进军事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用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感召官兵、带动部队,圆满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赋予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