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综合 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决定
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决定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环北部湾经济合作,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努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起点、高水平推进洋浦开发开放”。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全面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洋浦在全省科学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省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经过认真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时期洋浦对外开放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洋浦是邓小平同志批示推动设立的我国第一个吸引外资、成片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建区20年来,洋浦的开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洋浦的区位优势、天然良港条件和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把洋浦建设成面向东南亚和世界的开放高地和前沿、环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海南国际旅游岛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全省对外开放水平意义重大。
(二)洋浦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更加重要。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努力下,特别是近年来,洋浦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浆纸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石化产业初具规模,仓储、物流、港航产业迅速发展,在我省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龙头作用越来越明显。“十一五”期间,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2%。2010年工业总产值572.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41.5%;全口径财政收入147.1亿元,占全省比重27.96%。
(三)抓住机遇加快洋浦发展是夯实海南国际旅游岛产业基础的重中之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为洋浦充分利用区位和港口优势,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开辟了广阔前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洋浦的发展定位,为洋浦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洋浦保税港区等综合政策优势十分明显,基础设施和港口功能日臻完善,石化、浆纸、油气储备、港航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洋浦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紧紧抓住难得机遇,举全省之力支持洋浦乘势而上,是时代赋予海南人民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四)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围绕“一港三基地”的产业定位和建设西部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拓展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打造以洋浦保税港区为核心的面向东南亚和环北部湾具有航运和物流中心功能的枢纽港、石油化工产业和出口加工基地、石油及天然气储备基地、浆纸产业基地,使洋浦成为海南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五)主要目标。到2015年: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国家级开发区先进行列。
———主导产业链条日臻完善。基本建成国内重要的石油化工一体化产业基地、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油气储备交易基地;初步建成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
———基础设施功能基本配套。基本建成港口、公路、铁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完成石化功能区的环保消防设施、公共管廊、水网和电网建设;生活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保税港区功能更加完善;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初步形成辐射东南亚、连接世界重要港口的国际航运网络。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100%,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节能与减排任务目标。
———体制机制更加适应洋浦开发建设的要求。形成行政区划统一、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统一、有利于洋浦加快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
———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居民收入翻番,居者有其屋,就业有保障,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到2020年:经济总量在201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基本建成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集约发展新型工业的示范区。
三、全面落实《洋浦经济开发区条例》,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健全适应洋浦加快开发建设的管理体制。省政府授权洋浦管委会行使省级行政管理权。洋浦管委会代表省政府对调整后的行政区域及其邻接海域实施统一管理,对属地管理事务行使设区的市和县级行政管理权;协调国家和本省有关部门设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机构的工作。省政府所属部门根据本省有关规定将其行使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权委托洋浦管委会行使。根据洋浦社会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公检法职能。
(七)完善洋浦开发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洋浦管委会实行集经济、社会、行政等职能于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整体推动开发建设的强大合力。省政府授权洋浦管委会履行出资人职责,对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洋浦开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八)制定适应洋浦开发建设需要的干部人事管理办法。根据洋浦管委会所承担的职能,核定机构设置、领导职数、公务员编制、事业单位编制。洋浦管委会可以根据开发建设需要,在机构限额和人员编制总量内,调整机构及人员编制,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在现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奖惩机制,让为洋浦开发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
四、拓展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
(九)调整洋浦区域发展规划。围绕建设西部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与《儋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高水平编制洋浦区域性控制规划,严格控制土地、海域及岸线资源,在规划框架下有序开发,为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留下充足空间。
(十)调整洋浦行政区划。根据洋浦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将区外以及填海形成的陆域89平方公里规划区划入洋浦经济开发区。
(十一)积极推进洋浦、儋州协调发展。以推进洋浦和儋州经济社会相融合、最终实现一体化为目标,进一步明确洋浦与儋州的责权利关系,完善财政收入分享机制,建立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工作机制,形成同心干、共发展,同甘苦、共受益的发展共同体。洋浦经济开发区要集中精力发展现代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带动儋州发展配套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洋浦周边地区城镇化水平,增强儋州的发展能力,为建设西部中心城市打牢经济基础;儋州市要牢固树立“洋浦发展我发展”的理念,继续全力支持和服务洋浦搞好开发建设,为洋浦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page]五、构建洋浦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加快以保税港区为核心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利用洋浦保税港区优惠政策,依托石化、油气储备、浆纸产业基地,同时吸收中转货源,大力发展国际航运业,建设好洋浦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到2015年,建成货运码头泊位50个,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0万标箱。(下转A3版)
(上接A2版)
(十三)加快石油化工产业和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按照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要求,到2015年,基本建成2000万吨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百万吨级芳烃、500万吨聚酯原料、200万吨多功能聚酯切片等一批石化项目,初步形成炼油、烯烃、芳烃产业链条。
(十四)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到2015年,形成2000万方油品、300万吨液化天然气储备能力,油气储备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十五)加快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以现有浆纸项目为基础,到2015年,形成250万吨木浆、220万吨纸品生产能力,建成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
(十六)以“一港三基地”建设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金融保险、担保机构、市场信息、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等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旅游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迅速崛起。大力发展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相关产业。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完善社区生活服务功能,为洋浦产业发展提供生活配套保障,为洋浦建设者提供良好的宜居环境。
六、加快推进洋浦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十七)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建成洋浦连接儋州、万宁的高速公路,完成疏港公路、洋浦第二条北出口路建设,完成洋浦跨海大桥及道路连接工程,形成洋浦———海口“一小时交通圈”。完成洋浦港区深水航道及岸滩整治工程,推进西环铁路及洋浦站建设,加快西部机场建设。
(十八)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完成石化功能区公共管廊、输气管网建设,完成第二条原水管道工程和工业水厂建设,完成与洋浦相关的电网和具备热电联产及保安功能的电源点建设。
(十九)加强安居工程建设。“十二五”时期,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本着先建房后搬迁的原则,切实保障搬迁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基本完成与搬迁安置配套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
七、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十二五”时期,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排海管道建设,完善区域环境监测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控设施。切实控制“三废”排放量,重点加强工业点源污染、生活污水和大气污染的防治。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投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完善项目环保审核制度,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加强空气、污水、噪声监测系统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二十一)建立健全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生产设施和监管体系。2013年底前,完成石化功能区海陆消防站建设和海上消防船、远程供水系统及消防装备配置。针对洋浦石油化工基地的特点,建成以预防火灾、溢油、危险品泄漏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从教育培训、管理意识和技术手段等环节入手严格控制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标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系统,推进洋浦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按照国内最先进的标准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有序、公众满意度高的平安洋浦。
八、加大对洋浦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十二)实行“取之洋浦、用之洋浦”的财政收入全留政策。2012年到2015年,省财政每年通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将从洋浦集中的财力全额返还补助洋浦。洋浦上缴省级的非税收入中,海域使用金和土地出让收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全额返还给洋浦;土地有偿使用费和排污费等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尽可能用于支持洋浦。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在洋浦规划控制区内的基础设施税收全额返还。省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和省工业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中央补助资金和地债资金时,要向洋浦重点倾斜。
(二十三)用足用活国家给予洋浦的各项政策。充分运用洋浦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实行有关业务免征营业税、启运港退税、方便人员进出签证等政策。探索创新国际船舶登记和离岸船舶保税登记等制度。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洋浦设立经营机构,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洋浦发展业务。鼓励洋浦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支持洋浦探索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提供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现代金融服务。支持洋浦依法设立企业发展基金,对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标准的鼓励类产业及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给予扶持。鼓励在洋浦依法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基金)及创业投资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洋浦注册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二十四)大力支持洋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涉及洋浦的交通、能源、环保、消防、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实行优先规划、优先投资、优先建设的政策。
九、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洋浦开发建设的新局面
(二十五)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举全省之力加快洋浦开发建设。洋浦开发建设事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局,是全省上下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支持洋浦、服务洋浦的合力。
(二十六)省委、省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洋浦开发建设的领导。省委、省政府每年在洋浦召开一次洋浦开发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上年工作,部署下年工作。以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洋浦经济开发区、儋州市、省有关厅局、中央驻琼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组成海南省加快洋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省加快洋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表,落实到各相关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每年年底,对落实情况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向全省通报。省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洋浦经济开发区条例》落实情况的执法监督。省政府对洋浦经济开发区年度开发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由省政府另行制定。
(二十七)洋浦经济开发区要以建设国内先进开发区为目标,高水平推进开发开放。洋浦经济开发区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世界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紧密结合洋浦实际,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用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开拓前进;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用新体制新机制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的各类人才投身洋浦开发建设,打造一支甘于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一流的人才团队。
(二十八)以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带动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洋浦开发建设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握未来,更好地发挥新时期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积极服务于国家南海资源开发战略,为把海南建成我国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