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社会体制就业体制 汉中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实施方案
汉中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推进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汉中市试点已取得成效约基础上,继续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方案要点》为依据、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市场科学比、规范化、现代化的水平,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失业保险制度、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将汉中市劳动力市场真正建成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符合城乡统筹就业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二、总体目标
汉中市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高标准、多功能。全方位、广辐射。实观这个目标包括以下方面内客:
l、组建网络平台
建立适应本市经济发展需要的、以市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县(区)、街(乡、镇)职业介绍机构为重点,非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全市职业介绍网络。
2、培育竞争机制
引导全市用人和求职者在市场实现用人和择业的双向选择,培育市场就业机制;引导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优胜劣汰,形成公平竞争机制。
3、完善服务功能
根据汉中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汉中市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不断扩大市场服务范围,强化服务手段,提高职业介绍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千,促进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
4、加强宏观调控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适合汉中市市情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以规范劳动力市场行为,强化市场服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市场动作的规范化和市内外人员流动的有序化.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市场管理、服务制度和业务规范,形成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秩序。
5、健全规章制度
健全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招聘洽谈、职业技能鉴定、档案托管、职业培训和芳动事务代理工作制度,服务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三、具体任务
(—)强化职业需求信息汇集
1、建立用人主位空岗报告制度
根据现行政策和上级相关要求,推行和完善用人申报、空岗报告和信息统一发布等制度, 中心市场每天拥有空缺岗位不得少于100个、县、区职业介绍所(站)每天拥有空缺岗位不得少于40个,以供求职者选择。
2、建立一支专(兼)职信息员队伍
市中心市场专职信息员10人,各县、区市场专职信息员5人,兼职信息员若干人。对专(兼)职信息员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推行信息员资格制度,量化工作目标,辆之以奖惩。信息员队伍配备交通、通讯工具,加快信息收集、反馈速度。
3、建立劳动力市场会员制度。
从事职业介绍的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制度。 市劳动力市场每名工作人员负责联系15—20个用人单位,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主动上门服务,收集职业需求信息。会员单位占全市企业总数的50%
(二)实现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
1、以市职业介绍中心为枢纽,推广职业介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市.县.区职业介绍机构联网。
2、凡联网的职业介绍机构,同享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空间“复制”同样的服务,更好地方便和满足供求双方。
[page](三)建立职业信息公开发布系统
1、在市中心劳动力市场配有多媒体信息触摸屏的基础上,督促相关县(区)均予配备。
2、在汉中日报、汉中广电报、汉中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上开辟专栏、专版,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覆盖面。
3、开通劳动力市场信息热线电话,建立职业需求信息语音查询系统,实行即时服务.
4、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供求排行榜、冷热工种、市场行情和就业趋势等统计与分析,为供求双方提供参考。
5、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按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以指导用人单位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工资关系,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四)扩充功能、完善服务体系
1、建立一支专(兼)职职业指导员队伍。市级职业介绍机构要配备4名以上的专职职业指导员,县、县一级配备2名、各有关网点配备至少1名以上的专职职业指导员,把职业指导贯穿于职业介绍的全过程。
2、建立下岗职工服务窗口、负责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接待、咨询活动,对下岗职工开展职业指导,推荐介绍就业工作。对下岗职工和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全过程职业介绍服务。对不桃不拣、急需就业的下岗职工提供“即时服务”,
3、与汉中市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密切配合、向他们提供职业培训信息和推荐就业等服务.
4、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做好城镇个体经营者、自由工作者等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档案托管和养老保险金的收缴代理业务。
5、培训与就业密切结合。通过劳动力市场为培训机构提供信息导向,支持培训机构开展多工种的职业培训,优先推荐培训合格人员就业.
(五)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基础设施标准化.市级职业介绍机构场所面积要达到500平方米;县、区级职业介绍机构场所大县达到100平方米,小县50平方米。
2、职业介绍场所内设有信息发布屏幕、供求洽谈厅、政策法规咨询和职业指导台位等。
3、不断完善市场服务功能,依据业务流程,分区设置,做到布局合理,标识清楚。
4、明确劳动力市场建设经费来源。将劳动力市场硬件建设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财政要保证工作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
5、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分期分批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开展教育和评比活动,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6、将服务质量作为工作人员奖惩的—项重要考核项目,经常性地开展服务质量教育活动,每个季度集中进行一次服务质量教育课,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进行评比表彰。
7、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科室,文明个人活动,制定服务规程,向社会公布服务承诺。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2年9月一2002年12月)。主要搞好调查,试点申请报告,制定实施方案,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
第二阶段(2003年1月一2005年6月)。按照试点确定的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狠抓任务落实。
第三阶段(2005年7月一2005年12月)。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以书面形式上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并做好省厅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汉中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副市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主任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副主任为市劳动就业服务处处长,成员有培训就业科长、职介中心主任和各县区劳动局长。
2、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
为加快汉中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把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另一方面也需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三化”建设任务按时完成。
3、加强试点,以点带面
汉中市先行的试点单位有:汉中市劳动力市场、汉台区劳动力市场,南郑县劳动力市场、勉县劳动力市场、略阳县劳动力市场、城固县劳动力市场、洋县劳动力市场、西乡县劳动力市场;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2004年在全市铺开.
4、加大市场监控力度,充分发挥劳动、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市场监管作用,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职介组织,对各类不规范的用人行为和求职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5、不断提高服务水产,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适时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大力开展交流活动,学习新经验,充填新知识,不断完善提高服务技能,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的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6、加强督促落实,确保规划方案落到实处,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