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其他资料 永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永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徐向前
在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无限怀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
毛主席亲手缔造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和我们的国家。半个世纪以来,毛主席在创建我军的艰辛历程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毛主席建军路线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主席明确地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我军能够永不改变人民军队性质,不断夺取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今天,我们缅怀毛主席的光辉业绩,重温毛主席的教导,更深刻地认识到:只要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人民军队,就应该存在,毛主席规定的党指挥枪的原则,就必须永远坚持。作为跟随毛主席多年的“老兵”们,应该成为忠实地捍卫和执行这个原则的模范。
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六年,我们全党全军在毛主席领导下,同张国焘展开了一场严重的路线斗争。回顾这段历史,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非常有教益的。
一九三五年一月初,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继续长征,艰苦奋斗,胜利地进入四川西部。六月中旬,第一方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于懋功地区。毛主席亲切接见了第四方面军指挥员。当时,毛主席把一幅军用地图平铺在地上,向我们详尽地分析了形势,明确地提出会师后的方针和任务。他说:全国抗日高潮正在到来,整个形势对我们很有利,一、四方面军要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学习,亲密团结,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告诉我们,今后一、四方面军的行动方针,就是北上抗日,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促进全国抗日高潮的发展。毛主席的话,象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红军继续前进的道路。
懋功会师时,一、四方面军总兵力达十万人,力量集中,士气高昂。敌人方面,却是另一种情况:尾追我一方面军的敌军已被拖得疲惫不堪,堵截我的敌军尚未在北面全部集结,四川军阀屡遭重创,川陕甘地区敌方派系之间也存在许多矛盾。这就为我们开辟川陕甘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毛主席、党中央制定的北上方针,是英明的战略决策。
但是,作为第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的张国焘,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故意夸大向东向北发展的困难,反对中央的北上方针。他看不到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涨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对当时的形势作出极端悲观的估计,认为革命处于“总退却”阶段。因此,他主张“卷起苏维埃旗帜”,向我国荒僻的西部地区青海、新疆或川康等地实行无限制的退却,苟安一隅,逃避斗争。
张国焘对敌斗争消极,向党争兵权却十分猖狂。他认为,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苦战,实力消耗很大,而他自己却枪多势众。他根据“谁有军队,谁最强,谁就应该当领导”的军阀逻辑,向党闹独立性,妄图统帅全军,用枪杆子来指挥党。早在遵义会议开过不久,张国焘就擅自成立所谓“西北特委”,内设政治局,俨如中央组织。接着,他又宣布成立所谓“西北联邦政府”,自封“主席”,把陕北、陕南、川南等地的红军和游击队,都划归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并向全国全世界发布文告。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在党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上,张国焘反对中央的北上方针,狂妄地要求改组中央和中央军委。中央领导同志当即对张国焘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和必要的批评。会议坚持了北上的方针和党对红军的领导。张国焘当面表示同意,一返回营地,又反对中央的北上方针。他借口所谓“统一指挥”和“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故意拖延四方面军的行动。他在军内散布谣言,歪曲中央路线,挑拨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之间的关系。张国焘还策动他的积极支持者要挟中央,提出由张国焘出任“军委主席”。中央坚决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同时,本着大敌当前,革命为重的精神,继续耐心地对张国焘进行批评教育。经过一番曲折的斗争,张国焘才勉强同意北上。
由于张国焘从中作梗,红军在懋功、毛儿盖地区停留了两个多月,错过了乘敌之虚向北发展的大好时机。这时,敌情已发生重大变化,各路敌军步步向我进逼。中央不得不把原定的北上路线,改为穿过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草地,这就给北上进军增加了严重的困难。
党中央决定,北上的部队分作左、右两路。右路军由党中央、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率领,包括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左路军由朱总司令、刘伯承同志和张国焘率领,包括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和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右路军经过艰苦行军,终于胜利通过草地,到达班佑、巴西、阿西地区。左路军主力也到达阿坝地区。但是,张国焘到阿坝后,就按兵不动了。他拒不执行中央要左路军迅速向右路军靠拢、全力向洮河以东发展的指示。他重弹“西进”的老调,中央没有同意。张国焘又提出一个南下川康边境的计划。中央再三指出:目前只有向北是出路,向南则敌情、地形、居民、给养等条件,都对我极端不利,将使红军遭受空前未有的困难。张国焘对于中央的多次指示,充耳不闻,擅自命令左路军停止北上。并且发出密电,指使他的支持者,妄图果胁党中央和一方面军全部南下,如果党中央不南下,就用“武力解决”。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发现了这份危害党中央、毛主席的密电。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叶剑英同志立即把它送到毛主席手中。毛主席、周副主席在巴西召开了紧急会议,采取果断措施,率领一、三军团,迅速转移,脱离险境,继续北上抗日。张国焘这种危害中央的罪恶行为,受到四方面军中革命同志的坚决抵制和严正斥责: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中央北上到巴西附近的俄界地区以后,于九月十二日召开会议,对张国焘的反党错误作出正式决定,并将决定发给中央委员。决定指出,张国焘向我国西南边陲地区退却的主张,是一种机会主义路线;张国焘不相信共产党的领导,不注意红军中的党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军阀主义。决定还指出,中央对张国焘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张国焘不但完全拒绝,而且组织反党小团体,公开反抗中央。中央号召四方面军全体忠于党的同志,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同张国焘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
张国焘利令智昏,竟然召开同党中央直接对抗的“阿坝会议”,诬蔑党中央的北上方针是什么“右倾逃跑”,并欺骗和强迫四方面军掉头南下。十月五日,张国焘公开打出了反党旗帜,成立了伪中央、伪中央政府和伪中央军事委员会。广大革命同志对张国焘的反党行为,表示了极大忿慨。朱德同志、刘伯承同志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反党行为,坚持全党只有一个党中央,就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党中央,绝不能有两个党中央。但张国焘仍然一意孤行,不但不听劝阻,反而对朱德同志、刘伯承同志进行残酷斗争,对四方面军内拥护毛主席、坚持北上的革命同志,实行“纪律制裁”,无情打击。
党中央、毛主席对张国焘的反党行为,展开了严肃的斗争。一方面电令张国焘立即取消他的反党的非法组织,一方面向全党公布中央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让广大党员了解真相,明辨是非,积极参加这场斗争。
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目睹张国焘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心急如焚,义忿填膺。部队南下后,处处碰壁,兵员损失过半。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大家越来越信服党中央、毛主席的预见:南下是绝路。
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持北上方针,率领中央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胜利到达陕北,同陕北红军和由鄂豫皖根据地北上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会合,军威大振,陕北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些事实,进一步教育了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他们要求回师北上,同中央会合的呼声与日俱增。张国焘迫于形势,摘下他的伪中央牌子,但他的反党活动并未就此停止。
一九三六年七月,第二方面军与第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张国焘妄图拉拢二方面军反对中央,遭到坚决拒绝。在毛主席、党中央的再三督促下,在朱德、刘伯承同志和二方面军的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同志的坚持下,在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一九三六年十月,在甘肃省的会宁地区同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这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大会师之后,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出新的任务:集中三个方面军的主力,在西(安)兰(州)大道以北,黄河以东地区,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促进全国抗日运动的大发展。
可是,张国焘不顾大局,仍然顽固坚持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妄图到西部地区占块地盘,称王称霸。一九三六年冬,他采取欺上瞒下的卑劣手段,擅自命令第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由于敌军堵截,有两个军未能过河。渡过河的三个军,组成了西路军。西路军在狭长的河西走廊,受到十几万国民党军队和大批地主武装的围堵追截。他们同敌人展开激烈搏斗,但由于远离中央,孤军深入,既无革命根据地依托,又无兵员补给,困难很大,终于遭受失败。原有两万多人的西路军,苦战四个月,只剩下八百多人进入新疆,另外一部分人陆续回到陕北。西路军的失败,宣告了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最后破产。
毛主席精辟地指出:“张国焘的机会主义,则是革命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他的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退却路线、军阀主义,都是同我党的革命路线、方针和作风水火不相容的。坚持不改,必然与党对立,走向反党道路。张国焘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员。
张国焘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二年,在鄂豫皖根据地工作时,就大搞军阀主义,反对党对红军的领导。他把红军当做实现个人野心的资本,立军为私,妄图用枪指挥党。他以家长制代替民主集中制,以“书记最后决定”否定集体领导,以惩办主义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以恐吓手段维持军纪。他以“肃反”为名排斥异己,杀害大批革命干部,大树个人威信,造成一个“张国焘个人的系统”。张国焘擅自决定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进入川陕后,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军阀主义统治,加剧了反党活动。伸手要权——分庭抗礼——自立“中央”,这就是张国焘的反党三部曲。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给革命事业造成的损失,是极为严重的,先丢掉鄂豫皖根据地,又丢掉川陕根据地,最后把西路军推到绝境,由于张国焘长期推行愚民政策和高压政策,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致使革命的正义一时难以伸张。不少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好同志,遭到了张国焘的无辜迫害。张国焘所造成的严重恶果,至今想起来还令人十分痛心和忿慨!
在同张国焘进行严重的路线斗争中,毛主席、党中央给全党树立了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光辉典范。毛主席始终把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及个别帮凶同广大干部、群众严格区别开来。四方面军从南下途中回到陕甘根据地时,毛主席伸出温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一年,多吃了些苦,多爬了些山,革命的道路不是一点弯子也没有的啊!四方面军也是党领导的部队,今后,中央还要尽可能多派一些同志去工作,和你们团结一起,共同进步。西路军部份指战员返回陕北时,毛主席又亲切地慰问归来的同志,说:你们回来就好,只要母鸡在,有鸡就有蛋。还说:西路军的失败,主要是张国焘搞机会主义路线的结果。西路军广大干部和战士是英勇的、顽强的,经常没有饭吃,没有水喝,伤员没有医药。他们没有子弹、大刀、矛子,就和敌人肉搏拚命,这种革命精神永远不要丢掉。毛主席一再告诫我们:革命斗争总是有胜利也会有失败,失败为成功之母。要从西路军的失败中吸取血的教训。我们中国革命的前途是伟大的,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由于毛主席、党中央的关怀和教育,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在同张国焘的这场严重斗争中,辨明了是非,提高了觉悟,总结了经验,绝大多数坚定地站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他们在后来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同全党全军同志一起,兢兢业业,团结奋战,为党为人民做出了贡献,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殷切期望。
毛主席对于张国焘这样一个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在他自绝于党之前,一直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张国焘执迷不悟,顽固不化,竟在一九三八年春投靠国民党反动派,当了可耻的叛徒和特务。张国焘这个妄图用枪指挥党的野心家,终于落了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毛主席领导全党全军,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大阴谋,维护了党的统一和红军的团结,保存了一大批优秀骨干,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回顾这段艰险曲折的征程,我们心中怎能不涌起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下略)
(录自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