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文化体制文化总论 乘改革开放东风 创继往开来伟业——广东省新闻出版改革开放30年回眸
乘改革开放东风 创继往开来伟业——广东省新闻出版改革开放30年回眸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新闻出版界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国家大局,勇于改革创新,努力服务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历史证明,广东新闻出版人不仅是改革开放坚定的拥护者、自觉的宣传者,更是勇敢的实践者、殷实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发展更需要改革开放,这是过去30年最宝贵的历史经验。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
30年实现大跨越
改革开放30年,广东新闻出版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全省行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不足2.5亿元,发展到现在的1504亿元;图书出版从全省只有3家出版社、年出版图书不足140种、总印数1470万册,发展到目前全省有1家出版集团、20家图书出版社,年出版图书8280种、总印数1.5亿多册;报纸出版从1家报社发展到现有4家报业集团,出版报纸134种,总发行量40.6亿份,总收入133.6亿元;期刊出版从17种、总印数1519万册,发展到现有期刊集团1家,期刊379种、总印数2.5亿册;从事音像电子出版的单位从1家发展到36家,现年出版音像电子制品2000多种,发行量1亿多张(盒);互联网出版单位已有10家,网游动漫产值超过100亿元;印刷业从965家发展到18429家,总产值从1.7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光盘复制企业现有68家,年生产能力达32.6亿片,产值40亿元,奠定了广东作为印刷复制强省的基础;发行集团现有2家,全省出版物发行网点由2336个发展到1.69万多个,营业额由0.5亿元增加到170亿元,全省新建农家书屋1500家。
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改革信心不动摇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新闻出版界秉承了引领风气的勇气、闯劲和创新意识。20世纪80年代,根据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出版方针精神,提出了适合广东的“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兼顾海外”的出版方针。将出版内容由单一化改为多样化;将出版社按专业分工由一省一社改为一省多社,实行出版单位企业化管理;将图书发行由单一渠道逐步发展成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成分相补充的流通渠道,使广东出版界呈现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
20世纪90年代,根据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神,广东新闻出版界积极开展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各出版单位建立了领导岗位负责制,开展了策划编辑、经营目标、出版项目、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发行体制方面确立了出版社本版出版物总发行地位,放开了各地图书批发中心市场经营权,部分国有书店开展了股份制改造,广州购书中心、深圳书城、珠海和东莞新华书店大楼等拔地而起;新闻、出版、发行单位开始了集团化经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和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等相继成立。企业化改革的推动,使各出版、发行单位经济效益大幅增长,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加。
进入21世纪,广东新闻出版界以改革促发展,继续推动转企改制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改革,并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迈出了一大步:一方面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将出版管理行政部门所属的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全部划出,标志着广东出版延续了几十年的政企不分、管办合一的旧管理模式的终结;另一方面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21个县(区)的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合一”,建立了有1310名人员编制的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在全国创建了开展扫黄打非综合执法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省、市、县三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架构。
“内容为王” 双效俱佳
打响精品特色牌
20世纪80年代,广东新闻出版工作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围绕政治运动转的状况,既编辑出版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版物,又推出传播和积累人类优秀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成果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出版物,对外来文化“排污不排外”,这使广东出版物呈现了图书、期刊品种激增、专业覆盖面广、本地文献名家作品多的特点,特别是广东出版物崭新的思想观念、强烈的时代气息、前卫的装帧风格,受到全国读者的关注,并成为传递改革开放前沿动态和引进境外、港澳文化信息的窗口。
20世纪90年代,广东出版界坚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开始实施出版物“精品战略”。图书内容主攻方向以近代史研究、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经验总结、港澳地区研究和“一国两制”宣传研究、农村读物和青少年读物为重点,并成立出版物基金会对重点图书进行扶持,岭南特色品牌出版物日趋显露。特别是在历年全国重大出版物评奖中,大批广东出版物获得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和中国图书奖,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以及建国50周年、喜迎港澳回归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1世纪,广东出版界按照“三贴近”出版原则,遵循“以人为本,导向是命,创新是魂,内容为王”的理念,围绕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全面实施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出版物“精品双效”战略,注重把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优势转化为丰富的出版资源优势,以服务社会为主题,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树立品牌为抓手,精心策划大批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弘扬中华民族和岭南文化主旋律的重点选题。结合党和国家大事、纪念日、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农”、未成年人教育、中医药强省、抗“非典”宣传、抢险救灾等现实主题,及时出版了大批体现时代风采的图书、期刊、音像出版物,入选国家级选题目录和获奖作品连年增加。同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将“精品书”、“获奖书”与“畅销书”有机结合,把精品出成占领市场、满足广大读者的主打产品。广东出版界还利用数字技术革命提供的机会,加快了数字出版发展的步伐,内容生产通过新的数字媒体方式进入了新的繁荣时代。
优化结构勇于开拓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出版产业在5个方面得到飞速发展:
一是出版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广东出版业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不足2.5亿元发展到2007年底的1504亿元,年均增长20.02%,30年间增加了600倍;出版产业在广东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35%上升到2007年的4.9%,出版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已经成为带动广东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出版产业门类齐全,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广东出版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报刊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图书出版社占全国3.5%,音像电子出版制品占全国16.7%,各类书报刊发行网点占全国10.7%,从业人员占全国8.5%,广东省ICP网站(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约占全国ICP备案总数的1/5强,以网易、腾讯等为代表的网游动漫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特别是印刷复制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总产值占全国1/4强,其中民营企业就有16300家,专门从事境外印刷品印刷加工业务的“三来一补”印刷企业承印欧、美等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印刷品种达4000余种,是中国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印刷聚集地。
三是广东出版产业相对集中,印刷产业成为全国的龙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版产业量占全国67.1%,东西两翼地区占23.8%,山区占9.1%。其中珠三角地区是出版产业的核心层,主要集中了出版、印刷、发行业和新兴的出版创意、数字出版、动漫网游产业等,特别是印刷产业在邻近港澳的深圳、东莞市更是高度集中,珠三角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印刷基地。
四是民营企业成为出版业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广东出版产业向民间资本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非公资本进入出版产业渐成规模。特别是近年来民营文化经济发展迅速,广东民营企业的单位数、从业人员、营业收入所占比重等均占主导地位。据统计,民营和外资企业约31900家,占全省出版企业总量的86.5%,从业人员约75万人,占全省出版从业总数的83.3%,民营企业营业额1250亿元,占全省出版营业总额的83.1%,在网络游戏、动漫等新兴出版产业,更是民营企业的天下。
五是出版产品及服务的进出口增长迅猛,成为广东出版产业发展的亮点。从1981年只有1家进出口公司,发展到现在的9家,经营总额达到3285万美元,全省1158家印刷企业加工出口总值450亿元,107家光盘复制企业加工出口达40亿元。
行政管理呈现
变管“脚下”为服务“社会”
广东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30年出版行政管理方式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管理“脚下”到服务“社会”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广东出版事业管理体制单一,广东人民出版社既负责图书出版工作,又行使全省出版行政管理职能。1978年3月,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正式成立,除领导管理直属省级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外,还具有对全省出版行业行使行政管理的职能。1983年5月,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改组为广东省出版总社,加强了所属图书出版、书报印刷、图书发行等单位的企业化管理。1986年1月,广东省出版事业管理局重新恢复,并于1987年3月成立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正式成为省政府工作部门,管理职能范围进一步扩大。既包括了对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管理,也包括书刊印刷和物资供应及图书发行市场管理,更增加了申建图书出版社、创办报纸期刊和规划全省出版事业发展和版权管理方面的内容,广东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工作逐步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20世纪90年代后,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还增加了对音像电子出版、印刷复制行业管理和审读各类出版物的职能。随着广州、深圳和部分地级市先后成立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和新闻出版办公室,全省新闻出版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
进入21世纪,广东新闻出版经过“政企分开”和地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三局合一”体制改革,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把主要精力转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转到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先后建设了省、市两级新闻出版电子政务信息网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扩大窗口服务功能,下放部分行政管理审批权限,并在全国率先成立数字出版管理机构,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广东出版产业转型生机,使行政管理实现了从管理“脚下”向服务“社会”的转变。
30年来,广东新闻出版界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各级领导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奋发有为,取得丰硕的成果,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2005年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被中央确定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党员先进性教育联系点。在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党员先进性教育干部大会上,李长春同志鼓励广东新闻出版界要“更好地把握导向、更好地推进改革、更好地促进发展、更好地加强管理、更好地勤政廉政”。2007年李长春同志再次视察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称赞广东新闻出版改革“思想观念新、改革决心大、改革效果好”,希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新闻出版界决不辜负中央领导的重托,在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新闻出版新业态,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推进广东新闻出版的大发展大繁荣开始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