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总体改革改革综合 陈云等呼吁为邓小平平反
陈云等呼吁为邓小平平反
这次会议充满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之一,便是能否让邓小平重新参加领导工作。
这时,陈云义不容辞地站了出来,表示应当让邓小平重新参加领导工作。
陈云在中共党内富有威望。早在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时,陈云便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产生的政治局六常委,即毛、刘、周、朱、陈、邓。此时,毛、刘、周、朱相继去世,只剩下陈云和邓小平依然健在。这样,陈云和邓小平也就成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健在的两位最资深的中共元老。
相对而言,陈云的处境比邓小平好。因为在批判"右倾翻案风"时,并未涉及陈云。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陈云仍是中共中央委员,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叶剑英、李先念等的支持下,陈云重新参加了领导工作。陈云是中共中央委员,理所当然有资格出席这一会议。
1977年3月13日,陈云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态度鲜明地支持邓小平。陈云指出: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胜利,对中国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我对天安门事件的看法:(一)当时绝大多数群众是为了悼念周总理。(二)尤其关心周恩来同志逝世后党的接班人是谁。(三)至于混在群众中的坏人是极少数。(四)需要查一查"四人帮"是否插手,是否有诡计。
因为天安门事件是群众关心的事,而且当时在全国也有类似事件。
邓小平同志与天安门事件是无关的。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
王震也在小组会上提出要为邓小平平反:"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这是毛主席讲的,周总理传达的。1975年,他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他是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先锋。'四人帮'千方百计地、卑鄙地陷害他。天安门事件是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谁不承认天安门事件的本质和主流,实际上就是替'四人帮'辩护。"
王震巧妙地跟华国锋唱对台戏--华国锋说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是"为'四人帮'翻案",而王震却说"谁不承认天安门事件的本质和主流,实际上就是替'四人帮'辩护"。
华国锋则千方百计阻挠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华国锋准备了一个讲话稿,曾先送叶剑英看。
叶剑英看后,提出两条意见:"一是天安门事件是冤案,要平反;二是对邓小平同志的估价,应把提法改变一下,为小平同志重新出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不久,华国锋讲话稿的起草人对叶剑英说:"您的几条意见,我们已经向华主席反映了,对小平同志的评价已经改得很好。"
但是,出乎意料,华国锋并不接受叶剑英的意见,在会上不按修改了的讲话稿讲话。他坚持不能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不能为邓小平平反。
1977年3月14日,华国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要高高举起和坚决维护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中央对于解决邓小平的问题和平反'天安门事件'问题,是坚决地站在维护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这个根本立足点上的,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发生有损我们旗帜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如不这样看,就会有损我们的旗帜。"
华国锋还强调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决定的,批是必要的。'四人帮'的罪行只是在于他们批邓另搞一套。粉碎'四人帮'后继续批邓是为了从根本上打掉'四人帮'及其余党和其他反革命势力。"
也就是说,华国锋不仅用毛泽东压邓小平,而且企图把邓小平跟"四人帮"捆在一起,使邓小平无法平反。
华国锋在会上煞有介事地说:"现已查获,有那么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他们的反革命策略是,先打着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的旗号,迫使中央表态,然后攻击我们违背毛主席的遗志,从而煽动推翻党中央,'保王洪文上台',为'四人帮'翻案。"
照华国锋的意思,为邓小平平反,似乎是"那么一小撮反革命分子"的"反革命策略"。
北京的李冬民等十几个青年在长安街上刷出大标语,要求邓小平出来工作,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华国锋不仅把他们说成是"反革命分子",而且说成是"反华国锋"、"保王洪文上台",即所谓的"抬邓、反华、保王洪文"。
华国锋企图以李冬民这一假案堵别人的口:谁要是再提为邓小平平反、为"天安门事件"平反,那就是"反华",那就是"保王洪文",那就是"反革命"!
华国锋拿出毛泽东这张王牌来压人。依据华国锋所说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议,都必须维护",那么邓小平就不能平反,天安门事件也不能平反,因为那都是"毛主席作出的决议"。
其实,华国锋拿毛泽东压人,拿"两个凡是"压人,说穿了,因为无论是为邓小平平反还是为"天安门事件"平反,都意味着对华国锋本人的否定:华国锋正是在邓小平下台时上台的,他是取邓小平而代之。如果为邓小平平反,那也就意味着应该否定华国锋;同样,华国锋是在"天安门事件"被定为反革命事件的时候上台的,邓小平是因为被说成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才下台的。所以,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也就意味着对华国锋的否定。
华国锋正是深深知道一旦守不住"邓小平不能平反"、"天安门事件不能平反"这两道防线,将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千万百计加以阻挠。当然,对于华国锋来说,最"理直气壮"的莫过于打毛泽东这张王牌。他借助于"两个凡是"、借助于毛泽东压人,其根本目的在于保全自己的"英明领袖"地位。
汪东兴在会上为华国锋帮腔说:"现在,有人提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搞错了,要把邓小平请出来,还要让他当总理,说他如何如何能干。邓小平这个人我是熟悉的,讲能力他是有一点,但错误更多。1975年,毛主席是想让他当总理,可试了试,不行,他那两下子比我们华主席差远了。所以,最后毛主席才选定华国锋同志做接班人……"
如此针尖对麦芒,足见会上斗争的尖锐。
华国锋借助于他的中共中央主席的地位,压制陈云、王震,不让他们在小组会的发言登会议简报。
尽管如此,陈云、王震的意见,在会上还是得到许多人的支持。
发人深省的是,陈云呼吁为邓小平平反,被"两个凡是"派用"两个凡是"压下去了。有人呼吁应该让陈云参加中共中央领导工作,也被"两个凡是"派用"两个凡是"压下去了!汪东兴搬出了毛泽东当年说过的话:"陈云同志一贯右倾!"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