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综合 龙永图:仍在“闯关”的经济外交家
龙永图:仍在“闯关”的经济外交家
主题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将于4月9日-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这是博鳌论坛走过的第10个年头,从2001年到2010年,博鳌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掌声。博鳌一路走来,在辉煌历程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
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学者,因为他学有所攻。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外交家,因为他有高超的谈判艺术。还有人说,他以自信、果敢、从容与才华见证了中国入世谈判所经历的艰苦与成功,通过他,国人熟悉了来自中国的强硬声音与来自世界的一片掌声。不论世人如何评说,当年“叩关”的龙永图今天仍在“闯关”,不论他作为当年的中国入世首席谈判官还是今天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他的形象与睿智已深深镶嵌在了更多国人的心中。
“我想开辟一条新的渠道来反映民众的声音”
2003年初,有着“世贸谈判高手”、“推开世贸之门的中国官员”美誉的龙永图,辞去了前途无量的外经贸部副部长职务,而入主一个非官方、非赢利国际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放着政府“高官”不做,去担纲民间组织的秘书长,此举无疑令人感到十分意外。当时,花甲之年的龙永图表示他致力于用自己过去经历所积累的经验,让博鳌亚洲论坛成为一个为政府要员、商业领袖和知名学者提供高层对话的平台,成为一座增加亚洲内部以及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间贸易和投资机会的桥梁,最终使得亚洲问题得以全面解决,使亚洲在全球经济合作中获得共赢。他自信地说,要“给博鳌亚洲论坛带来新的辉煌”。
“中国官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人都向往这顶‘乌纱帽’,所以我想开辟一条新的渠道来反映民众的声音,从而升华为政治决策。在多样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听取各方面意见,让民众参与管理,监督政府更清廉、更有效率,这是我想做的一些探索。我去博鳌就是要建立一个大平台,让世界听到亚洲的声音,让全球了解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崛起。”
在龙永图眼里,“论坛”作为非官方的国际组织,应充分发扬其国际色彩、民间色彩和经济色彩。一方面是关注和及时准确地反映、探讨亚洲经济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关注中长期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借助“论坛”这个高层次的交流大平台,既对现实问题给予答复,又对中长期问题提出看法,找出思路,作出前景分析。这就是博鳌亚洲论坛和他自身目前和今后主要致力的工作。他强调:“官员卸任是很平常的事,是正常的人才流动,也是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
“我曾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过,希望全世界听到亚洲更加响亮的声音,后来,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把我的话进行了发挥:希望亚洲人的声音更加响亮、更加清晰、也更有针对性。”龙永图说,“过去我是代表中国人和全世界的人打交道,现在我可以代表亚洲跟全世界打交道,活动的舞台和空间就更大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作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共同致力于让博鳌论坛成为最活跃的国际经济论坛,成为全球研究亚洲问题最权威的智囊机构和高层次的对话平台,也使亚洲真正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龙永图希望,今后论坛将不仅局限于举办年会,还将针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具体问题举办涉及交通、物流、公共卫生、旅游、教育、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专题研讨会,向会员提供有关公共关系、政府关系、法律咨询、行业分析等多种服务,并向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搭建政府要员、工商企业界人士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共商亚洲发展的高层次对话平台。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放弃中国的主权”
时下,我们时常可以通过一些媒体看到或听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此类的词素,对于二者的区别,龙永图说:“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因为我发现一些媒体一会儿是经济全球化,一会儿是经济一体化,概念混淆不清。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国家,要丧失很大一部分的经济主权。”
“什么叫经济主权?”龙永图进一步解释说,“一个国家决定该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的权力,决定其银行的利率、关税的利率、货币的汇率、调节其经济手段的一种权力。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主权国家要丧失相当一部分经济主权。比如,最近我去欧洲,看到欧洲国家的海关已经基本没有了,在欧洲15个欧盟成员国当中,它们的货物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就像在我们国内货物可以自由流动一样;另外,它们在进行的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欧元开始了广泛的使用,成了统一的货币。所以,在进行经济一体的过程当中,主权国家已丧失了大部分的经济主权,此状况下,它形成的是一个集体的经济主权,这样,可以增加它的整个经济总量,增加它在全世界经济较量和经济竞争中讨价还价的实力。在欧洲经济中,欧盟出现的统一货币政策、统一财政政策、统一贸易政策等,这是经济一体化;而我国以及其他各国参与的经济全球化不属于经济一体化这一范畴。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仍保留着重要的经济主权,我们自己仍然自主决定着人民币的汇率,决定着银行的利率,决定着贸易政策的走向,所以,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放弃中国的主权,而我们中国现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全世界走向经济一体化这一漫长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初级阶段。我现在对世界走向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并不是非常乐观,因为世界的差异太大了,而且世界经济的差异变得越来越不公平,让全世界国家都来放弃自己的经济主权,这是不可能的。在这样情况下,我们认为参与经济全球化无非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一进程的一个开始。”
龙永图强调,我国政府还在牢牢地掌握着自己的经济主权,这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够趋利避害的一个最重要的政治条件,这也是我们敢于冒着风险,决定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一重要经济活动的前提。
“打造中国的品牌,形成中国的‘国家队’”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很强,龙永图却认为没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我们不过是在国际贸易链中从事加工业、依靠成千上万廉价的劳动力挣一点血汗钱。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优势,但是这条路又是我们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一没有技术,二没有品牌,三没有现代服务业,因此他主张中国应该以韬光养晦的态度参与国际贸易,找到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要有再为外国人打10年工,甚至20年的准备,要有这个气度。“邓小平有一句话说得好:外国人借钱给你,他都不怕你怕什么!”龙永图极力反驳目前国内一些认为中国的外商投资过大的观点。
在第16届大连国际服装节上,龙永图就品牌战略作了精彩的演讲。龙永图认为,中国的企业在打造国际品牌方面,从未遇到今天这样好的机遇。首先中国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形象有了很大改善。我们作出两个重要的承诺:遵守国际规则,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这样使得中国在全世界形成开放、负责的大国形象。一个国家产品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体制,这就是说中国整体形象的改变和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已成为中国企业打造国际品牌最先决的条件之一。
龙永图对中国打造国际品牌提几点看法。他认为,首先要以产业链为基础,打造品牌。现在不能依靠一个企业来孤立地打造一个产品的品牌。在当前一个行业中,已完全不可能孤立地单枪匹马打造一个品牌,它必须和整个工业链和产业链合作,整合资源,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现在一个企业掌握多少资源已不是最重要的,而掌握多方面的资源才是重要的,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下,要改革我们的思路,整合资源才能打造品牌。其次,在打造国际品牌中必须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形成产业链上的“多国部队”。要尽快地打造品牌必须走捷径,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一种勇于开放的精神,走出自己产业的小圈子,走向世界。
龙永图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形象大使,他建议,为了创造中国的品牌,必须增强国内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增强国内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下所有同行业、企业的同心协力,以便打造中国的品牌,形成中国的“国家队”。
“用世贸机制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龙,中国的象征;永图,永远图谋。龙,图谋什么?就是成功,个人的成功,国家的成功。怎么图谋?就是生生不息,就是不断努力,就是改变中国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曾几何时,他是那么坚强地去维护一颗受到伤害的中国心。龙永图是幸运的,作为第4任首席谈判代表,他最终成为了中国加入WTO的见证人,推开了世贸组织的大门。
龙永图在讲到中国“入世”后,除了要获得相应的权利以外,还要相应地尽义务,也要相应地遵守规则时,他用篮球赛作比喻。他说,WTO除了解决争端之外,还有另外两项职能:开放市场与制定规则。中国要加入WTO就要作出遵守WTO规则和逐步开放市场的承诺,就如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首先就必须承诺遵守篮球赛的规则,而不能一进球场就说:“篮筐太高,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设定的,对西方大个子很合适,对我们不合适,得把那篮筐降下几厘米来适应我们,否则就是不公平竞争。”这是不可能的,只能面对这个事实,想办法发挥自身的优势,灵活机动地和大个子较量。所以,如果想加入世界主流,首先就得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然后才能谈改变规则的问题。
入世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他说,中国入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加快了中国改革的进程,也就是说达到了中央当时提出来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思想的目标。因为中国入世是一个重要的对外开放的行动,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毕竟还是一个外因,真正起作用是内因,内因就是内部体制改革,内部法制的建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具有最深刻影响的,是加快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使我们真正了解了国际通行的规则是什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我们在搞经济贸易工作当中怎样更好地遵循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怎样更好地与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衔接。
对于目前中国企业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有人认为这是入世以来显现的负面效应。对此,龙永图直言不讳:“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过去我们也有很多的贸易摩擦,不过那些贸易摩擦常常是被掩盖住了,用私了的方法解决了,吃了哑巴亏就算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就用正常的法律手段、用世贸机制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他认为,要用平常心来看待贸易摩擦问题,要学习在WTO框架下运用WTO法律武器,解决与别国的贸易争端。
对于反倾销问题,他认为要“依法办事”,温和处理,尽量不用政治化和情绪化的方式处理。他提醒说,在世界这个大市场中,“中国已经不再是小商贩”。此外,包括欧盟一些国家对中国特殊的数量限制和歧视性待遇在今后几年也将全部取消。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宏观调控,有一种观点提出,调控任务如此艰巨复杂,部分原因是加入世贸后外部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加大,又受到各种规则的制约,进而认为加入世贸影响了宏观调控能力。对此,龙永图反驳:“这个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我们的加入世贸议定书里有哪一条是制约政府宏观调控的?许多WTO成员既开放了市场,又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结果并未影响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中国政府同样有能力做到这些。只要掌握好世贸规则,运用好各种经济手段,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我们的宏观调控将会更加有效有力。”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