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经济体制金融改革 背景新闻 周小川谈政策性银行改革

背景新闻 周小川谈政策性银行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11月14日出版的第311期《学习时报》上撰文阐述“十一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文章指出,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对于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周小川称,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为适应新形势,传统的政策性银行要转变成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的、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为达到这一目标,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各政策性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二是一行一策,针对各行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改革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实施。三是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实行国家指定项目和自主经营的开发性项目分账管理、专项核算。 

11月15日,周小川在“三峡库区(重庆)经济发展暨金融服务高层论坛”上再次指出,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是目前的一个主流的趋势。 

周小川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策性银行也面临着继续发挥作用和转型的任务。在较长的时间内,西部大开发都需要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银行金融模式也在面临着挑战。 

周小川认为,政策性银行转变为有竞争力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提供国家财力许可的金融性服务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持久的金融服务。 

开发性金融产生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完成单纯依靠市场和商业性金融无法办到的事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美国房贷协会、韩国产业银行、巴西开发银行等,都是国际知名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