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总体改革改革综合 《中国:历史转型的“十二五”》目录

《中国:历史转型的“十二五”》目录

绪论“十二五”: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关键5年  

 

第一章“十二五”: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历史起点

第一节公共产品短缺时代需求结构的历史变化  

一、我国社会需求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二、社会需求结构变化是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的基础  

三、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对改变经济结构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后危机时代我国外部环境的历史变化  

一、全球经济再平衡增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13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将发展长期建立在外需的基础上  

三、国际环境变化与我国“十二五”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节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布局“十二五”改革  

一、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  

二、二次转型与改革重在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  

三、“十二五”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二次转型与改革目标 

 

第二章“十二五”:从国富优先到民富优先的历史转变

第一节国富优先的历史贡献与缺陷  

一、国富优先的历史贡献  

二、国富优先的历史缺陷  

第二节民富优先的历史选择  

一、发展导向由经济总量转向国民收入  

二、确立民富优先的改革导向  

三、走向民富优先的历史起点  

第三节以民富优先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一、我国正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二、我国发展面临的两种前景  

三、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重在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  

第四节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向民富优先的历史转变  

一、确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目标  

二、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为重点推进结构性改革  

 

第三章“十二五”: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趋势

第一节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  

一、投资—消费失衡是现行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出矛盾  

二、投资—消费失衡源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  

第二节我国正处于走向消费大国的历史拐点  

一、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的历史机遇  

二、新阶段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第三节“十二五”时期走向消费大国的改革选择  

一、把扩大国内市场消费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

总体要求  

二、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选择  

三、把深化市场化改革作为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基本路径  

四、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

全面调整  

 

第四章“十二五”:城市化主导的历史突破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形成城市化主导的新格局  

一、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城市化将呈现从局部到全面推进的新局面  

三、“十二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将取得重大突破  

四、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条件基本形成  

第二节城市化主导对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影响  

一、城市化是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  

二、城市化是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三、城市化对改善资源环境有着积极影响  

四、城市化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五、城市化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城市化主导下的战略选择  

一、以城市化形成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二、从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变  

三、走经济主导的城市化之路  

四、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  

五、以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化进程  

第四节以城市化为主线推进省直管县改革  

一、省直管县改革应与城市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确立以城市化为主线的省直管县改革的总体思路  

三、推进省直管县改革中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五章“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要求

第一节发展低碳经济——大势所趋  

一、当前的“高碳排、高污染、高增长”不可持续  

二、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低碳经济——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二、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三、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第三节低碳经济——重在体制创新  

一、体制机制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发展低碳经济亟须推进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节环保特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探索  

一、建立环保特区的基本内涵  

二、建立环保特区的战略意义  

三、建立环保特区的重点任务 

 

第六章“十二五”: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历史任务

第一节“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需求  

一、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二五”时期调整经济结构的

重要条件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二五”时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

重要保障  

第二节“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出矛盾  

一、城乡、区域以及不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过大  

二、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占比仍然偏低  

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缺失、不统一和不衔接等问题仍然突出  

第三节“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与财力保障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二、“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需求  

第四节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  

一、尽快制定并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二、通过立法明确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  

三、把政府间财政能力均等化作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重点  

四、推进公益机构改革  

第五节“十二五”时期重点加快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导向的变化与教育基本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二、消费主导趋势的形成与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

现实需求  

三、政府转型背景下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第七章“十二五”: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第一节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个客观事实  

一、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  

二、农民工成为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在城市  

第二节“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决心比条件更重要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时间和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具备现实条件  

第三节“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应当成为“十二五”时期城乡一体化的

重大突破  

一、以落实农民工就业落户政策为突破口,放开城乡二元的

户籍限制  

二、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进程  

三、以创新农民工土地制度安排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城乡土地

一体化  

第四节“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应当成为“十二五”时期政府转型的

约束性指标  

一、明确农民工市民化原则  

二、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政府的公共职责  

三、把政府土地收益的一部分用于解决农民工基本住房保障

问题  

四、保障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  

 

第八章“十二五”:政府转型决定成败

第一节政府转型决定“十二五”改革全局  

一、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关键在于实现经济运行机制

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二、解决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关键在于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

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三、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突出矛盾,关键在于强化政府在完善

收入分配体制中的责任  

四、解决公共治理的突出矛盾,关键在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与

改革  

第二节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  

一、政府要扮演经济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角色  

二、政府要扮演社会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角色  

三、政府要扮演制度性公共服务主体的角色  

第三节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转型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凸显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力争在

“十二五”时期有重大突破  

第四节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转型  

一、建立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公共职责分工体制  

二、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三、继续推进行政体制范围内三权分设改革  

四、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结语二次改革重在顶层设计

一、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二、全面改革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三、改革的重点突破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四、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