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中改院资料 有感瑞士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感瑞士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在全世界是一个重大课题。瑞士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报告显示,瑞士旅游竞争力多年一直位列世界第一。

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着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旅游经济发展不能超越区域旅游资源的潜在保障能力、区域生态承载力和区域环境容量潜在承载力,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着想。在这方面,可以说瑞士是成功的典范。

瑞士发展旅游业200多年,每年访问瑞士的过夜人数已达到6500万人次,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至今仍然保持着如初的青山绿水。这得益于瑞士人严格的环保观念。瑞士重视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各级都制定了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规定,任何旅游项目的实施,都要经过环境科学家们精心考察论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修建铁路、公路,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保护水系地貌的完整性,不会让高山让路,让河水改道;不仅在城市,即使在每一个山村都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生活用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对外排放,使得河湖清澈见底,游鱼成群;多方面重视节约用水,比如苏黎世机场,收集房顶的雨水,用于冲刷机场内170多个厕所。

让旅游地居民受益,建立全民参与的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更依赖于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满足旅游者的同时,让旅游地居民受益,是形成全民参与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的根本保障。因此,旅游发展在处理好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关系的同时,还要处理好景区、利益相关者、本地居民三者的关系。旅游地居民只有受益了,不被边缘化,才能真正将游客视为“上帝”,才能真正成为旅游开发的拥护者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捍卫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瑞士在发展旅游业时,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当地居民利益。例如,联邦法规规定,实施旅游工程,需经当地人民主表决同意,这促使旅游开发企业把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和当地居民的利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能只考虑自身和中介者赚钱。瑞士有关法规明确规定,包括旅游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在用工方面,必须优先录取当地居民。有资料介绍,瑞士旅游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平均每十个就业人口就有一个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在山地地区从事旅游业的机会更多。

传承本土文化尊重外国文化,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瑞士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赋予了旅游的无穷魅力。在旅游景区,经常可以看到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从教堂、修道院、爱因斯坦的故居,到欧洲最大规模的交通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成为旅游的一大亮点。

作为国际性的旅游圣地,瑞士十分关注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研究不同国家的游客需求特点,按照不同文化背景下游客的不同需求,在游、购、娱、吃、住、行上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满足整个旅游群体的需要。瑞士学者认为,“做旅游,要经常问自己,客人究竟想要什么?”

[page]

实施国际知名品牌战略,扩大旅游消费。“要做就做最好的”,把这句话送给瑞士,一点也不为过。瑞士不仅有许多旅游景点世界著名,瑞士手表、瑞士军刀、瑞士巧克力等也是驰名世界。

瑞士根据国家小、资源贫瘠的国情,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生产 “高、精、尖” 产品,走出了一条与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目前瑞士的钟表产品已经成为了国家象征。瑞士人常常说,他们的一块高档手表就抵得上高档洋房和汽车,而且它还能移动,还能带着走。在瑞士,工业产品成为旅游的重要内容,瑞士手表、军刀、巧克力等有机地融入到了旅游发展中,不仅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极大地提高了瑞士旅游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设诚信文化,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瑞士的诚信文化值得称道,核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契约关系之上,体现着平等、自由与正当权利的法制精神。有人说,瑞士这个小国家只所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就是因为瑞士的诚信精神,把钱交给他们管理远胜于锁进保险柜,安全可靠,而且能升值。

“诚信”是旅游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在瑞士,旅游市场秩序规范,不存在质次加高的不正当竞争,旅游购物不用担心被“宰”,游客有一种放心和回家的感觉,游得开心,购得放心。比如,瑞士的手表,全国价格统一,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无论是在旅游景点,还是一般商店,同一型号的表标价都是一样的。

瑞士面积4.1万平方公里,人口740万,全境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阿尔卑斯山区。瑞士从自身的区域、资源环境特点出发,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找到了适合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海南资源环境独特,在面积、人口方面与瑞士相差不大,正处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时期。瑞士在保护资源环境,尊重当地居民利益,发展旅游制造业等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中认真借鉴。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