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中改院资料 宣传出版20年大事记

宣传出版20年大事记

1991年】

111  新华社报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文中指出,“这个研究院是国家体改委系统的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和培训基地,按照‘立足海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院方针,以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实践为研究对象,总结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经验,加强对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深层次研究,重点研究与改革开放直接相关的战略性、政策性、阶段性和操作性课题,培训全国省市一级从事体改工作的干部和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

1992年】

220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宋木文视察我院。迟福林副院长介绍了《新世纪》周刊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准备办院刊、院出版社的设想。

6  迟福林副院长主编的《海南新体制构架与实践》一书由海南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图书奖。

11  高尚全院长、迟福林副院长主编的《中国股份制理论与实践》一书由改革出版社正式出版。

1993年】

526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来我院视察,迟福林副院长汇报了海南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框架等问题。

630  迟福林常务副院长接受了《远东经济评论》和《亚洲华尔街日报》的采访,就政策紧缩下,海南的前景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724  迟福林常务副院长就海南的基础设施、引进外资、旅游开发及中央宏观调控对海南的影响等问题接受了香港《文汇报》、《星岛》、《华侨日报》、《香港商报》等5名记者的采访。

1021  迟福林常务副院长接受了台湾工商时报社长兼总编彭垂铭先生一行4人的采访。就“海南省发展战略”、“琼台合作”、“洋浦开发区的意义”和“台湾可供海南借鉴的经验”等问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11  高尚全院长、迟福林常务副院长主编的“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历史新起点——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理论与现实》、《稳定的基础——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关键的一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1994年】

4  高尚全院长、迟福林常务副院长主编的《新兴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由海南出版社正式出版。

422  《中国改革报》分别以“杨尚昆视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培训、国际合作,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引人注目”为题报道我院的基本情况。

427  台湾《中华日报》以“海南有个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为标题,报道我院开展的研究、培训和国际合作活动。文中指出,“这家研究院出手不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许多重大政策出台前,多在此进行研讨、论证,以作为改革方案的重要参考。”

6   高尚全院长、迟福林常务副院长主编的“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新兴的市场——中国证券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65  《新华每日电讯》以“重体制创新,走市场之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活力增强”为题报道我院。

66  《中国新闻》以“海南岛有个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为题报道我院。

[page]

1995年】

422  《中国改革报》以“研究、培训、国际合作: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引人注目”为题报道我院。

515  《经济日报》刊登我院观点“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中抑制通货膨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提出五十条建议”。

7  高尚全院长、迟福林常务副院长主编的“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增长的活力——中国民私营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9  我院主编的《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理论与现实》、《经济快速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国经济特区向何处去》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国有企业改革与管理国际比较》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10  我院主编的《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中的证券市场》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1011  高尚全院长会见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主编朱克曼一行,介绍近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情况。

1031  《经济日报》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竭心尽力”为题,发表对迟福林常务副院长的专访文章。

11  迟福林常务副院长著作《论转型时期的经济改革》由改革出版社出版。

12  迟福林常务副院长著作《为改革鼓劲》、《走向大开放》由改革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95中国转轨经济研究报告》由改革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中国民私营经济的发展》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122  《光明日报》以“中改院独树一帜”为题,对我院进行报道。文中指出,“中改院实行董事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国家体改委和海南省政府都是这里的股东。这种国内不多见的研究体制有利于研究机构独立、高效地运作。”

1216  《人民日报》以“面向新世纪”为题报道我院,文中指出,“中改院是家不吃公粮的民间机构。在国家体改委、海南省人民政府等方面支持下,它以自己特有的机制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凝聚在一起,成为目前国内少有的植根市场经济、面向国际舞台、追踪理论热点的经济研究之苑。”

1222  我院《新世纪》杂志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首届社科期刊优秀期刊奖提名奖。这是海南省唯一获奖的杂志。

1996年】

1  高尚全院长、迟福林常务副院长主编的“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决定性转折——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持续的增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抑制通货膨胀》、《再上新台阶——中国转轨时期农村经济与发展》、《迈向新体制——中国经济转轨中若干改革问题研究》、《增创新优势——中国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23  《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晨及记者团一行60余人来我院参观,迟福林常务副院长向记者团介绍了我院情况。

9  我院和日本三井物产贸易经济研究所编写的《东亚经济白皮书》日文版在日本出版发行。

1024  高尚全院长就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问题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

11  我院主编的《面向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建设》、《职工持股与股份合作制》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迟福林常务副院长主编的《1996年海南经济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12  我院主编的《债务与国有企业改革》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page]

1997年】

1  我院主编的《'96中国转轨经济研究报告》由改革出版社出版。

11923  迟福林常务副院长专著《中国经济转轨的迫切任务》、我院编写的“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丛书”(英文版)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展出,这是中国在此次论坛展出的唯一出版物。

3  我院主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59  《科技日报》报道“小机构大网络  海南有个中改院”,文中指出,“中改院离首都决策中心的距离最远,但却离心脏的跳动贴得最近,他们时时刻刻为国家大事想办法,出主意,探索改革最前沿、最敏感、最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院不到50人的在编人员,却网络了来自全国、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不仅为中国的改革大业贡献力量,其影响力已经从亚洲扩大到欧洲、北美洲以及周边国家。”

7  我院主编的《资本市场与国有企业改革》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8  我院主编的《海外专家论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改革》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109  迟福林常务副院长就“十五大”以后海南发展问题接受了香港《文汇报》、《经济导报》记者的采访。

1226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南希·赫斯特女士致函我院信息部,认为我院向哈佛大学图书馆赠送的我院出版物非常具有馆藏价值。

1998年】

3我院主编的《股份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重组》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316  为迎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10周年,新华社记者组就海南经济特区十年演变、发展的脉络和内在规律等问题采访了迟福林常务副院长。

4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97转轨研究报告:国企改革与政府作用》由大地出版社出版。

4914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海南发展的重大问题分别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华通讯社、《中华工商时报》、台湾《联合报》及香港记者的采访。

821  《经济学消息报》刊登我院观点“尽快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长期化”。

10  我院《反贫困研究》课题组主编的《中国反贫困治理结构》一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1  迟福林执行院长、田夫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一书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1231,中国新闻社刊登“二十年回眸: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改革论坛”。文章介绍了我院的机构体制机制建设,并专门介绍我院品牌“中国改革论坛”。

1999年】

6  我院主编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本书在起草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作为起草文件参阅件。

7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世纪之交:中国经济改革》、《世纪之交: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8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中国农民的期盼: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由南海出版社出版。

9  我院编著的《中国经济转轨二十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本书根据全国政协副主席、我院董事局主席陈锦华的要求,组织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转轨20年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而成。

[page]

2000年】

5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职工持股》、《走入21世纪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立法和制度安排》一书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6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走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8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9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中国:改革决定未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迟福林执行院长、李昌邦主编的《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中国加入WTO背景下的海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1215  WTO总部给我院寄来49208本书面资料。我院完成编目上架,实行了专柜专帐管理,开始对外查阅。

1214  我院从转轨经济研究中心、国际管理培训中心和职工持股中心抽调熟悉信息工作的人员,正式组建“中改院WTO信息查询中心”。

1219  我院网站增加“WTO信息栏目”,公布“WTO总部来电”和“世界贸易每日要闻”。

1226  我院建立“WTO信息查询中心网站”,域名为www.wtoinfo.net.cn

2001年】

319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美国《商业周刊》北京社长德克斯特·罗伯茨先生的采访。

4910  美国《纽约时报》上海分社社长石克雷先生和美国《华盛顿邮报》驻北京记者潘公凯先生分别在我院就海南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采访了迟福林执行院长。

6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走向开放与竞争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8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中国职工持股规范运作与制度设计》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0  高尚全院长著作《高尚全文存》丛书(共6本)、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梦奎著作《王梦奎文存》丛书(共6本)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

12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改革还有很长的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向结构性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大开放战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直谏中国改革》、《西部大开发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2002年】

43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博鳌亚洲论坛事宜,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访。

49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罗林的专访。

412~13  迟福林执行院长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2年会”期间,接受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就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企业竞争力、企业家价值实现、农村土地政策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6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走进WTO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916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阐述海南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海南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由区域性开放转向产业开放,特别提出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议。

1029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就加入WTO后,海南如何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如何为中国实现海洋强国作出贡献,中国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海南的影响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111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如何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改革新突破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2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中国改革的下一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218  《中华工商时报》发表了题为“民营之路越走越宽广——来自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报告”,对我院努力探索民营软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建立网络型、国际化、独立性的研究机构及我院建院十一年来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和产生广泛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报道。

[page]

2003年】

13~4  香港《大公报》连续两次以“改革新观”为主题,刊登了迟福林执行院长的文章:“中国入世迎来第二次改革开放”。

15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采访,就粤海铁路的开通对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扩大开放及海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23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我院观点“给农民全面的国民待遇(七项建议)”。

37  迟福林执行院长与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苏峰带领的“中国广播影视文艺创作调研课题组”进行座谈。

614  中国新闻社刊登我院观点“学者:SARS后中国政府改革应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7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警钟——中国:SARS危机与制度变革》一书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我院编印《建言海南改革》。

721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非典过后如何走出一条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的,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明发展道路’”接受新华社调研小组专访。

723  《经济参考报》刊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改革形势季度分析会专家发言摘要”。

728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就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815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我院观点“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8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09  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对话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10  我院组织编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梦奎担任主编的《回顾和前瞻——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本书对我国前20年改革进行了总结,就今后改革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

11  我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合编的《公共危机与中国两岸四地》出版。

111  迟福林执行院长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邀请,对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开幕式和第一次大会进行现场评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全球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直播。

1110  高尚全院长就“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1126  《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智力支持博鳌论坛,推进亚洲经济合作”,介绍我院紧急受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博鳌亚洲论坛第一、二届年会提供主题、议题支持的情况。

12  我院主编的《中国改革面临挑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基础领域改革》、《中国统筹区域发展》出版。

1224  《经济参考报》刊登我院提出的“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该政策建议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及媒体公开发表后,在政策决策层及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2004年】

1  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基础领域改革》、我院主编的《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420  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以“博鳌论坛前瞻:智力支持博鳌论坛的民间研究机构”为题,报道了我院的机构情况以及为博鳌亚洲论坛所做的智力支持。

424~25  迟福林执行院长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邀请,对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做现场直播评论。就亚洲区域合作及我院参与博鳌亚洲论坛议题设计等情况接受凤凰卫视、上海东方电视台、《光明日报》专访。

82  《瞭望》新闻周刊刊登迟福林执行院长撰写的“全面转型时期的改革观”一文。

811  《经济参考报》刊载迟福林执行院长撰写文章“在宏观调控中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10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改革与多数人的利益》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1126  由《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组成的中德发展合作项目考察、采访团一行7人,对我院进行了考察、采访。

12  我院主编的《政府转型——中国改革下一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page]

2005年】

1  我院主编的《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10  《经济日报》刊登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改革进入再攻坚”。

117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凸显改革推进改革重估改革”。

222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迟福林执行院长“非公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制度环境”一文。

3  我院主编的《中小企业发展——挑战与对策》、《民间组织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314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2005,改革之年重估改革”。

4月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2005中国改革评估报告》由外文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我院中国改革年度评估报告,以白皮书的形式向政府和国内外学术界提供全面和权威的中国改革年度进展评估和分析。

418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对我国改革的影响和意义等问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记者的采访。

77  《光明日报》、《中国改革报》综合报道我院关于“十一五”的改革问卷调查结果。

719  《光明日报》刊发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后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18期转载。

9  我院编印《突破——建言海南“十一五”发展》。

915  《中国改革报》分别以“现实需要政府加速转型”和“公共服务——政府转型的基本目标”为题,连续登载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政府转型的现实基础及目标选择”。

10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门槛——政府转型与改革攻坚》、我院主编的《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015  《经济参考报》刊登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及我院建议报告:“政府转型与民间组织发展”、“对推进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16条建议”。

1027  在第56届法兰克福书展上,迟福林执行院长专著《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英文版)、我院《2005中国改革评估报告》(英文版)在中国政府组织的“当代中国——重要的文献荟萃,权威的国情解读”展台上展出。

125  德国《明镜》周刊记者一行3人来访我院,并就政府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等相关问题对迟福林执行院长进行了采访。

1218  《经济参考报》)刊登我院观点“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与再分配”,后被《新华文摘》于220转载。

2006年】

112  我院编著的《2005中国改革评估报告》获2005年度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3  我院主编的《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69  新华网、中国网深入报道我院《2006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8  我院主编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816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改革报》等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

927  《经济参考报》刊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提出建立公共服务体制18条建议”文章。

10  我院主编的《直谏中国改革》(2001.112006.10)、《聚焦中国公共服务体制》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

1010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构建和谐社会等相关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1013  迟福林执行院长应邀做客搜狐财经,对当前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等焦点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1031  《经济参考报》刊登我院观点“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中央地方关系”。

12  我院主编的《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21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琼台经济合作、海南吸引外资等问题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的采访。

1230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要突出‘特’字”等问题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

[page]

2007年】

19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116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了新华社国企改革调研小组的专访。

124  《光明日报》以“改革在争论中趋向共识公共服务体制亟待完善”为题,对我院《2006’中国改革问卷调查报告》做相关报道。

3  迟福林院长主编的《2007中国改革评估报告》、我院主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之重》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310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深圳卫视邀请,参加该卫视高端访谈节目《对话改革》,就“行政体制改革”的话题与记者进行交流。

315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就“新阶段中国改革的走向”和“如何突出海南‘特’字,推进海南综合改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425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海南电视台采访,就“海南如何通过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及“海南旅游业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体制建设进一步发展海南旅游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8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起点——中国改革步入30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院和浙江财经学院主编的《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08  迟福林执行院长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海南洋浦保税港区接受海南电视台专访,重点围绕洋浦保税港区对新阶段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019  《经济参考报》刊登“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中改院在京召开《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专家咨询会”文章。

115  迟福林执行院长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迟福林院长对影响我国近30年改革开放进程的重大事件做了回顾,并围绕“新阶段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新阶段的改革开放应当在哪些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117  迟福林执行院长在“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论坛上接受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总编辑时间》主持人吕宁思的专访。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发展、完善的历程,以及随着全面改革的展开,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深化谈了自己的认识。

2008年】

2  我院主编的《强国之路——中国改革步入30年》、《强农.惠农——新阶段的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3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痴心热土——20年的梦想与追求》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迟福林执行院长主编的《2008新阶段改革的起点与趋势¬——2008中国改革评估报告》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策划天涯——立足海南的追求和探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院主编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中国人类发展》、《百姓.民生——共享基本公共服务100题》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314  《人民政协报》刊发两会期间专访迟福林执行院长文章《迟福林委员:释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体制源泉》,文中指出:“作为改革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他每年主持多个改革热点课题的研究,使中改院这个偏于一隅的学术机构放眼八方,蜚声海内外。这个位居天涯海角的‘学术重镇’以巨大能量辐射全国,成为中国改革研究重要基地。”

4  迟福林执行院长著作《门槛:政府转型与改革攻坚》(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海南学者学术精品卷)由海南出版社和南方出版社出版;迟福林执行院长、李昌邦主编的《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中国加入WTO背景下的海南经济发展战略》(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海南研究精品卷)由海南出版社和南方出版社出版。

415  海南省委宣传部举办我院出版的关于海南建省办特区20周年的两本力作:《痴心热土》和《策划天涯》的首发仪式。

5  我院主编的《民生之路——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79  迟福林院长就中国改革三十年专题接受了凤凰卫视两个小时的专访。

922  迟福林院长就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11  迟福林院长主编的《建言中国改革》一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我院编撰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这是第五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也是由我国专家撰写的第二份报告。

1116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首发式在京举行,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美联社、路透社、BBC等国内外重要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先后进行报道。中国新闻社当天刊出“报告称我国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阶段”报道文章。

1117  《上海证券报》刊登《改革大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惠及13亿人——<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几个主要研究结论》文章。

由我院编辑、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中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定的献给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对外介绍中国改革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的精品图书之一,以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和日语六种文字出版并向全球发行。

1127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我院董事局名誉主席陈锦华在我院上报的“关于《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发布会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我看了有关电视和平面媒体报道,感到很好。这件事需要有长远观点,持续做下去,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权威性,打造成精品品牌。中国和世界都需要这样的报告。要通过报告吸引、联系和团结海内外关心人类发展事业的专家学者。”

12     迟福林院长、殷仲义常务副院长主编的《中国改革下一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121  《新世纪》周刊刊登“迟福林:提高公共服务不是财力问题”文章。

1211  迟福林院长应邀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发表专题演讲。

[page]

2009年】

1月  我院主办的《新世纪周刊》经过初评、复评,并通过评审委员会的审核,最终获得首届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二等奖。同时,《新世纪周刊》记者欧阳海燕等四人获2008年海南省重大活动和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优秀新闻记者奖。

1月19日  《人民日报》刊登我院观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月26日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表文章《中改院:“试水”官督民办》,介绍我院体制机制建设情况。文中称,“仅有50多人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偏居海南岛。但是中改院不断创新自身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官方背景、民间机构、事业法人、企业化管理’的研究体制,成为我国省级社科研究系统的第一家独立智库机构。其发展模式被学术理论界称为我国政策研究领域的‘中改院现象’,对我国智库发展作了重要探索。”

2月  迟福林院长、殷仲义常务副院长主编的《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3月  迟福林院长主编的《危机挑战改革——2009’中国改革评估报告》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本书参加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国务院新闻办购买千余册英文版赠送国外驻华使馆,很多党政机关将本书作为中心学习组的参考材料。

31  迟福林院长在京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改革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导报》、《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新世纪》周刊等多家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就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建立扩大内需的体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及其它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举措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317  我院主办的《危机挑战改革——2009中国改革评估报告》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吸引了40多家媒体参会。

424  新华社参编部记者一行五人考察我院,迟福林院长、殷仲仪副院长会见了客人。

6  迟福林院长、殷仲义常务副院长主编的《增长与改革——危机下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85  中国新闻社发表文章《中国民间“谋士”多智库谋求“不缺钙”》,介绍我院建设情况。

916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与新加坡的长期战略合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问题接受新华社影视频道专访。

11  新世纪周刊社编辑的《也是历史:一本周刊20年的中国记忆》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1110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问题接受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等记者的联合采访。

1126  《新世纪周刊》创刊二十周年庆典暨首届“新世纪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界及新闻届的二百余人共贺杂志创刊二十周年。

12  我院编著的《中国农村改革路线图》、《中国政府改革路线图》、《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路线图》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迟福林院长、殷仲义常务副院长主编的《后危机时代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新兴经济体的新挑战、新角色、新模式》由华文出版社出版。

121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点、发展重点等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

129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国际旅游岛产业布局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

1228  我院、中国经济出版社主办的《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1229  我院决定:聘任胡舒立为兼职高级研究员、《新世纪周刊》总编辑;杨大明为兼职研究员、《新世纪周刊》副总编辑;苗树彬为《新世纪周刊》副总编辑;王烁为兼职研究员。

[page]

2010年】

1  迟福林院长著作《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16  迟福林院长做客新华网,就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国际旅游岛的免税政策,以及对房地产的影响等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113  迟福林院长就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地位等接受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小康》、《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联合采访。

118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房地产、免税政策、海南城乡一体化等问题接受新华社专访。

24  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智库建设:国际视野中的“美国经验”》,介绍了中美著名智库,我院列入中国著名智库的第二位。

26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国际旅游岛房地产走向等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

3  迟福林院长主编的2010年中国改革研究报告《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第二次转型》与1月出版的《第二次改革》两本著,被一些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将其列为干部参考读物,理论界也对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形成基本共识,并且在多方面加以引用;不少省市发改系统、政研系统把其作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定参考书;这两本书英文版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我院组织专家撰写的中国改革智库资政丛书《十字路口的抉择——迟福林谈二次改革》、《亲历思想解放——高尚全谈改革》、《亲历经济谋划——王梦奎谈发展战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宋晓梧谈民生》、《走科学发展之路——魏礼群谈经济》、《速度•质量•效益——卢中原谈宏观调控》、《走向社会共同体——丁元竹谈社会建设》、《界定政府边界——汪玉凯谈政府改革》、《产权人本共进论——常修泽谈国有制改革》、《替纳税人管好“钱袋子”——周天勇谈财税体制改革》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迟福林院长、殷仲义常务副院长主编的《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新趋势、新挑战、新突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

32  迟福林院长的理论贡献被收录《中国百名经济学家理论贡献精要•第二卷》。

33  我院董事局主席高尚全对话搜狐新闻中心“公民观察”栏目。

310  迟福林院长专著《第二次改革——未来30年强国之路》等被列为2010年中山市领导干部参考读物。

319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定位及目标等接受了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专访。

323   我院与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京举办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变革”为主题的《第二次转型》、《中国改革智库资政丛书》出版座谈会。

526  迟福林院长就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访。

527  迟福林院长就国际旅游岛发展定位、优势及未来前景接受台湾TVBS新闻台专访。

828  我院董事局名誉主席陈锦华等撰写的《开放与国家盛衰》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同题座谈会。

925  迟福林院长就“‘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10  (《第二次改革》英文版)和(《第二次转型》英文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国务院新闻办购买这两本书赠送各国大使馆大使;我院主编的《“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1210  迟福林院长就国际旅游岛免税政策等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

1223,迟福林院长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的专访。

12  《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经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审委员会评审,被评为“2010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page]

2011年】

12  《中国日报》邀请迟福林院长开设专栏,每月就热点话题发表评论。

14  迟福林院长就“十二五”防止中等收入陷阱、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垄断行业改革等收入分配改革热点话题接受第一财经电视专访。

225  我院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召开《民富优先——二次转型与改革走向》、《中国:历史转型的“十二五”》出版座谈会。

3315  “两会”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网、中国网等众多媒体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我院院长迟福林。

316  迟福林院长就民生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46  迟福林院长就博鳌亚洲论坛十周年相关话题做客新华网。

47  迟福林院长就博鳌亚洲论坛十年海南变化与发展接受海南日报、海南电视台联合采访。

41416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将我院《第二次改革》、《第二次转型》两书的英文版在博鳌亚洲论坛作为重点图书展出,向世界介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情况。此前,国务院新闻办曾将两书英文版赠送给各国驻华使领馆,以更好地促进各国对中国改革的了解和交流。

419  迟福林院长就海南国际旅游岛相关问题接受香港有线新闻台记者专访。

426  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海南出版社社长蔡磊一行5人来访我院。迟福林院长会见了客人,并就我院、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联合出版《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事宜进行了会谈。

58  我院与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在京共同主办《国家发展战略丛书》——编辑出版座谈会。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中改院董事局主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等出席了会议。

513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解放军报》策划了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红色足迹万里行”。《解放军报》记者就海南建省办特区成就、国际旅游岛发展前景等问题专访了迟福林院长。

516  迟福林院长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就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如何看待各地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作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618  我院与中宣部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在京举办《国家发展战略丛书》编辑出版第一次顾问、作者会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梦奎,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司令员巴忠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卓元等《丛书》顾问、作者参加会议。会议由迟福林院长主持。会议就《丛书》定位、写作体例、工作进度等进行了讨论。《丛书》共20本,将在20126月前全部出版发行。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