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生态文明生态总论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决策备忘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决策备忘

1986年8月21日

小平同志视察天津开发区时指出:“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

1992年10月12日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速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

1994年3月

为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时任天津市长张立昌在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郑重宣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

2004年3月3日

在全国两会上,53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请国务院批准天津市滨海新区整体发展规划的建议》。

2005年6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2005年10月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滨海新区考察时说,希望滨海新区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开发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现代化新区。

2005年10月11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加快滨海新区发展写进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标志着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2006年3月14日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批准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2006年3月22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2006年4月26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一五”时期,滨海新区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浦东新区、珠江三角洲的深圳经济特区之后,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三个发展极。

2006年5月26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发布,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具体要求。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2006年5月30日

国务院召开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新世纪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步骤。

2007年10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滨海新区历史性地写入大会报告。“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007年12月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天津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希望滨海新区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2008年3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