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生态文明生态总论 沈阳经济区这7年

沈阳经济区这7年

2010年4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战略决策,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沈阳经济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也是给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和振兴提供的又一次历史机遇。 

作为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打造八城同盟的全新经济版图,谋求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辽宁人一直在全力以赴。 

2003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分析省情,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概念。 

2005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指出,“要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形成在东北地区有较强影响力、在全国有特色的重要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并且形成东北亚合作的关键区域,以支撑辽宁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域”,进一步明确了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4月7日,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六市的市长与沈阳市市长正式签署了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 

2006年6月,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沈抚同城化作为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核心和支撑点,扎实推进沈抚同城化。 

2007年9月,沈抚两市联手举办沈抚同城化战略高峰论坛,签署《加快沈抚同城化推进协议》。 

2008年,省委、省政府正式明确提出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实施了以沈阳为核心,以五条城际连接的交通网络为纽带,通过产业优化组合,构筑国际化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总体战略。6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了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式启动了沈阳经济区申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7月21日,省政府召开沈阳经济区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将辽宁中部城市群更名为沈阳经济区,将阜新市正式纳入沈阳经济区。7月30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12月,沈阳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沈阳经济区专项发展规划》、《沈阳经济区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从2008年开始,沈阳经济区人力资源、房地产市场、工商管理、商贸流通、金融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快。 

2009年,5月1日,沈阳经济区旅游集散中心正式挂牌运行,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旅游集散中心。5月26日,以“新型产业基地: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沈阳经济区政协论坛第六次会议在铁岭市召开。7月30日,沈阳至抚顺城际铁路通车运行。9月,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又一次明确提出“尽快确定东北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些重大决策,为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利条件。9月8日,以“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打造东北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第六次)在沈阳召开。11月3日,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将沈阳经济区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请示》。 

2010年,自1月1日起,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八城市已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实施“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4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批复,沈阳经济区正式成为国家层面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