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经济体制金融改革 地标故事:深圳证券交易所

地标故事:深圳证券交易所

在素有深圳金融街之称的深南东路上,有一头青铜铸成的公牛,这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所在地,作为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深交所从成立到成长,见证了特区的变化,今天的地标故事讲述的就是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开创性的引入股份制概念.1987年,深圳公开发行了深圳发展银行股票,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支公开流通交易的股票.随后,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企业陆续发行股票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股份制试点企业日益增多,交易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在证券部里买不到股票,股票却在黑市中被高价兜售,荔枝公园北面园岭小区周围自发地形成了“黑市”

恰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把这个情况写了一篇内参,传到北京。股市中一夜暴富的例子让内地反应强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尽管深圳最早向中央申报,但深交所的“出生证”却迟迟未能拿下。而就在这时,上海直接借鉴了深圳的经验,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呼之欲出。因此,深沪之间,谁能拔得头筹,成为一场暗中的角力赛。

1990年12月1号,深交所开市,比上交所早18天,交易第一天,虽然只有安达一只股票挂牌,却避免了世界证券交易史上零交易的尴尬

20年间,深交所经历过初期的狂涨暴跌,也实施了第一次政府救市,也曾因为1992年的股市风波而命悬一线,这些都是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留下的脚步,进入21世纪,深交所作为一块试验田,继续开拓创新,2004年,深交所开启中小企业板,2009年, 酝酿近10年的创业板从深交所扬帆起航.而到今年,深交所已经跃居成为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