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章社会体制社会保障 充分认识实施金保工程的重大意义——李其炎在全国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充分认识实施金保工程的重大意义——李其炎在全国劳动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以网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发展壮大。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行政效能和决策的准确性,是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电子政府,以向社会、企业、公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服务。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子政务建设,胡锦涛同志2000年在上海考察时就提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着力抓住信息化这个关键环节,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落实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逐步建成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这次会议还特别提到要在社会保障领域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已经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出发,把电子政务建设放在了关系到政府职能转变,影响改革大局的重要位置。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要求上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开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去年的辽宁会议上,部党组根据劳动保障信息化的大趋势,在总结各地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建设金保工程的战略构想。用大家的话讲,金保工程的提出,吹响了建设劳动保障信息化的进军号角,现在金保工程已经成为劳动保障全系统共同奋斗的事业。金保工程项目的确立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首先,金保工程的立项,确立了其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劳动保障工作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涉及千家万户利益,金保工程的立项和实施,不仅为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将产生重要作用。其次,金保工程的立项,标志着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纳入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盘子,也标志着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国家级项目行列,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开始驶入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这将确保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最后,金保工程的立项将大大提高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性。国务院将金保工程整体立项,将大大强化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性,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能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去年辽宁会议以后,各地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经过劳动保障全系统的共同努力,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首先,部省联网工作取得突破。为了实现辽宁会议提出的联网目标,部里一手抓争取立项,一手不失时机地抓建设。一年来,统一了联网信息标准,统一了网络线路和关键技术设备,这些工作的开展,为部省联网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建立了联网工作月调度制度,从今年5月开始,要求各地按月将联网工作进展情况向部里通报。通过抓联网、抓调度,目前,天津、辽宁、陕西等3个省市进一步完善了省级数据中心,实现了与部里的联网,还有一批省份正在抓紧工作,近期也将实现与部里的联网。 

其次,在开发推广业务应用系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部里组织国内外信息产业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核心平台二版,并通过了专家验收。为了推广应用核心平台二版,部里在对国内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统一采购了用于三层架构业务应用系统的中间件软件,组织开发了养老保险全国联网应用软件,并在部省联网中投入应用。同时部里正在对前台技术支持商进行资格认证。通过资格认证,将为各地在信息化建设中利用核心平台进行本地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这些工作都为金保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三,各地信息化建设有所加快,统一程度进一步提高。辽宁会议后,各地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有的省由主管省领导担任组长。同时,各地都指定了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的组织、建设工作。各地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天津市在信息化建设中,提出要建立全市统一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即统一的信息网络、统一的数据库。由此出发,制定了三期建设规划和分阶段的建设目标,经过2年多的建设,初步实现了一期建设目标,完成了旧系统向新系统的平稳过渡,实现了数据大集中,提高了数据质量,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云南省在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已铺设到县的全省政务专网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解决了通信线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全省拟统一做核心平台的本地化工作,从而保证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高度统一。同时,他们还整合了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现全省劳动力供求信息的统一发布,并实现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连接,在各级数据中心实现劳动保障业务信息化的统一建设和管理。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充分看到,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完善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任重道远。从总体上看,劳动保障工作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我们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性还不够高,存在资源分散,甚至重复建设问题。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两大瓶颈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劳动保障全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集中全系统的力量,同心协力,再接再厉,建设好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文章来源: